規范發力!網店掀起"藥妝"下架潮
中國食品藥品網 記者 郭婷 報道 近一周來,一場凈化化妝品市場的戰斗悄然打響,并取得階段性勝利。
1月10日,國家藥監局發布《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一)》,其中提到,化妝品宣稱"藥妝""含有EGF"均屬違法行為。
1月14日,中國食品藥品網刊發記者報道,曝光電商平臺以及知名化妝品牌涉及"藥妝"的違法行為。與此同時,各媒體紛紛跟進,聚焦"藥妝"事件。
1月16日,京東、蘇寧易購開始下架"藥妝"產品,淘寶官方也發布相關管控通知。各大網店掀起"藥妝"下架潮。
1月18日14時,記者在國家藥監局網站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服務平臺搜索"藥妝"一詞發現,產品名稱中含有"藥妝"的產品備案信息共有41條,均顯示"已注銷",注銷原因多為產品名稱涉及"藥妝"。
國家規范發力
1月10日,國家藥監局發布《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一)》,明確了對于"藥妝""醫學護膚品""藥妝品"概念的監管態度。以化妝品名義注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屬于違法行為。并且,在配方中添加或者產品宣稱含有人寡肽-1或EGF的,均屬于違法產品。
其實,早在2010年,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就已正式發布《關于加強化妝品標識和宣稱日常監管工作的通知》(食藥監辦許〔2010〕135號),明確將標識和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夸大宣傳、使用醫療術語的違規行為作為日常監督檢查的重點之一。2011年,原國家食藥監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化妝品違規標識監督檢查的通知》(食藥監辦保〔2011〕108號),再次重申要重點檢查"是否存在套用冒用批準文號(備案號)或在產品標簽、小包裝或者說明書上標識和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夸大宣傳、使用醫療術語等違法違規行為。"
化妝品檢驗檢測相關專家表示,我國法律中無"藥妝"的概念,化妝品添加藥物是違法行為。中國香精香料化妝品工業協會相關人士表示,大家都了解政策法規,企業產品在申請審批時,帶"藥"字的產品不會被批準。協會也一直在跟會員單位強調,要注意規范宣傳。
盡管政府部門態度明確,但仍然存在一些不法商家,在廣告語中宣傳"藥妝""EGF"的神奇功效,在產品備案時又采用合法的描述,對消費者構成欺騙。因此,國家藥監局此次重申,特別強調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屬于違法行為,產品宣稱含有人寡肽-1或EGF的屬于違法產品,加大了監管力度,不給打擦邊球的違法行為留有余地。
媒體監督給力
1月14日起,中國食品藥品網、《中國醫藥報》迅速就國家藥監局對"藥妝""EGF"化妝品監督管理作出解讀,先后發表《還在使用EGF化妝品嗎?全部都是違法產品!》《致:那些年一直被"藥妝品"和"EGF"化妝品忽悠的你……》《用"藥妝"概念宣傳,是誰在"頂風作案"?》等多篇文章,并對各大電商平臺存在的宣傳"藥妝""EGF"的違法行為,以及部分銷售添加"EGF"的違法產品進行曝光。其中還涉及一些知名化妝品品牌,包括歐萊雅旗下適樂膚、薇姿、理膚泉、薇諾娜、森田、城野醫生……
人民網的《化妝品宣稱"藥妝"違法!這種物質不得用作化妝品原料》、北京青年報的《國家藥監局:化妝品宣傳"藥妝"概念屬違法》、江蘇新聞《宣稱"藥妝"違法!非法添加藥品,長期使用危害多》、廣西新聞網《宣稱"藥妝"屬違法,嚴管也要宣傳到位》……直指"藥妝""EGF"概念違法。
此外,自媒體也表現出對"藥妝""EGF"概念違法的關注。如在嗶哩嗶哩網站,記者看到一位粉絲數為24.6萬、做護膚品成分測評的"UP主"分享了"藥監局發話了,加EGF的產品正式被列為違法產品"的動態,近300條評論中大多表示對此并不知情,感謝科普,甚至還有人表示深受其害,國家藥監局的監管態度大快人心。
在社會各界輿論影響下,從1月16日起,電商平臺紛紛緊急下架"藥妝""EGF"產品。
電商紛紛整改
目前,在京東和蘇寧易購兩大電商平臺上搜索"藥妝"關鍵詞,已經不顯示任何商品。蘇寧易購頁面上還提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無法顯示相關的商品。之前被曝光的歐萊雅旗下品牌理膚泉的會員官方網站名稱也由原來的"理膚泉醫學護膚俱樂部"改為"理膚泉泉粉俱樂部"。
1月16日,淘寶美妝官方發布《淘寶網關于化妝品宣傳"藥妝""醫學護膚品""EGF"等的管控通知》。通知指出:為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為了幫助商家避免因此類違規受到監管部門的調查及處罰,從2019年1月25日起,若化妝品類商品標題或圖片、詳情等位置仍出現"藥妝""醫學護膚品""人寡肽-1""EGF""表皮生長因子"等宣傳文案,淘寶網將執行管控措施,包括下架、刪除、扣分等處罰。
不過,在天貓、淘寶網大量"藥妝""EGF"產品還在正常銷售。1月17日晚上8點,記者在阿里健康官方自營店阿里健康大藥房中看到了"同仁堂藥妝祛痘補水面膜"的標題描述,隨后20點07分致電天貓官方,其負責人稱24小時內由專人給予回應,并表示會催促其回復。1月18日早上6點,記者再次進入阿里健康大藥房,看到該產品標題描述已經去掉"藥妝"二字。雖然在截至發稿前都未能等到天貓回應,但已看到其有所整改。
記者還注意到,在淘寶電商平臺上還充斥著很多打著北京協和醫院研發、北京同仁堂等旗號的"藥妝""EGF"化妝品,這其中大多數產品包裝上的信息符合國家注冊備案的要求,而在其淘寶標題中多添加了"藥妝"或者"EGF"等概念作為宣傳語,被包裝成具有先進科技的醫學化妝品或利用了"中草古方"的國貨化妝品。
這樣的情況讓人不禁起疑,是這些三甲醫院、醫藥企業的產品本身打擦邊球,還是淘寶平臺抓住"藥妝""EGF"概念受追捧而虛假宣傳、欺騙消費者,《中國醫藥報》、中國食品藥品網將對該問題繼續進行跟蹤調查。
(責任編輯:宿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