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錦州查辦“7·03”利用網絡生產銷售假冒抗癌藥案紀實
“我們與公安部門經過多次辦案的磨合,從抓捕、現場判定、現場認定、物品分揀、查封扣押、審訊到逮捕全過程,原來需要40小時完成,現在24小時內就能完成。”近日,記者與原遼寧省錦州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稽查處處長祖延雷聊起行刑銜接的話題,他的言語間頗為自豪,“我們和原遼寧省食品藥品監管局一道,因為依法查處了‘7·03’利用網絡生產銷售假冒抗癌藥案,在2018年4月份得到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通報表揚。”
近年來,針對社會關注度高、群眾反映強烈的食品藥品熱點難點問題,錦州市加大執法辦案力度,完善食品藥品安全聯動工作機制,建立行刑銜接聯席會議、聯合執法、案件協查等工作制度,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食品藥品違法行為。
有著30多年藥品監管經歷的原錦州市食藥監局副局長李玉吉也告訴記者,憑著長期練就的火眼金睛,再加上與公安部門協同配合,錦州市藥監部門辦案力度和效率明顯提升。“‘7·03’利用網絡生產銷售假冒抗癌藥案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李玉吉說。他和祖延雷具體承辦案件調查工作。隨著兩人絲絲入扣的講述,記者猶如身臨其境。
偶遇線索 一追到底
時間回到2017年6月15日,錦州凌海市公安局食藥偵察大隊在轄區走訪時,無意間發現一名癌癥患者通過微信購買“易瑞沙”等藥品。憑著職業敏感性,錦州市食藥監局立即派人進行現場核查。經調查發現,該患者購買的“易瑞沙”為假藥。
事情并沒有結束。監管人員認為這條線索中存在多處疑點,錦州市食藥監局與凌海市公安局食藥偵察大隊隨即決定成立“7·03”專案組,立案偵辦。
經過2個月的摸排,位于沈陽的假藥銷售點及其山東上線銷售點被發現。“這是一個典型的跨區域、網絡銷售假藥案件,我們與公安部門進一步研究制定了偵辦的具體方案。”李玉吉表示,“當時我們就想著要把案件一查到底,從源頭取締假藥窩點,不能讓假藥再危害百姓身體健康。”
2017年9月至12月,在原遼寧省食品藥品監管局、遼寧省公安廳等的支持下,原錦州市食藥監局會同錦州市公安局、凌海市公安局抽調7名業務骨干成立專案組,輾轉山東、四川、江蘇、上海、湖北等省(市),行程2萬余千米,抓捕了6層7名主要犯罪嫌疑人,端掉了生產銷售假冒抗癌藥的黑窩點3處。
“早在2015年、2016年,我們就與公安部門一起辦理過2起此類案件,有了并肩作戰的經驗和情誼。”祖延雷說,“搜集可疑物證,不光要有孫悟空的火眼金睛,還要有沙僧的吃苦肯干精神。”有時,為了尋找證據,他們會在晚上翻垃圾箱、與快遞人員聊天……只要于案件有益的工作,幾乎都做過。
在江蘇南京,“7·03”專案組從嫌疑人家中沒有搜到任何證據。一籌莫展之時,祖延雷從角落里發現精度為1毫克的電子秤包裝盒--只有抗腫瘤藥物的使用劑量是毫克級的,所以“這一定是用于稱量原料藥的電子秤”。這個發現讓大家眼前一亮。然而,嫌疑人卻說這是寄回老家給父親賣菜用的。“你父親賣的是什么精貴菜?最多還只能稱500克。”祖延雷一針見血的話,讓嫌疑人啞口無言。最終,嫌疑人承認發現山東下線被抓后,在2天前轉移了相關證據。
瞅準時機 收網捕獵
“7·03”專案組在案件深入調查中,又梳理出涉及北京、淄博、大連等5省9市的案件線索。2018年1月10日,公安部門統一部署收網行動,多部門、多層級、刑事與行政執法實戰對接,刑事、行政共計140余人分成9個工作組赴各地。
“嫌疑人下車了!快圍上!”2018年1月14日上午8點左右,淄博收網點的公安干警一聲令下,在此蹲守的專案組成員從不同方向朝嫌疑人一起圍上去,控制住4名嫌疑人。“我們藥監人員與公安人員蹲守在一起,就是為了能夠第一時間進入現場查找物證,辨認是生產加工窩點還是銷售存儲窩點。”祖延雷進入屋里后,發現原料藥、膠囊、包裝一應俱全,由此確認該窩點為假藥生產窩點。涉案產品歸類、分揀、鑒定完畢后,現場出具假藥鑒定報告。與此同時,全國其他8個收網點也在統一行動中。
全國收網行動共抓捕犯罪嫌疑人14人,打掉生產加工假冒灌裝膠囊抗癌原料藥窩點2處,存儲銷售假冒進口成品抗癌藥窩點3處;扣押原料藥粉28種、13472克,灌裝加工好的成品膠囊狀抗癌假藥13種、4000余粒。
“我們與公安部門的工作完全融合在一起,不分彼此。”祖延雷介紹,在辦案時,從藥監部門抽調的人員,不分職務高低,都會遵從專案組統一指揮調度,不僅在作息時間、工作節奏上完全與公安人員一致,還配合公安部門完成跟蹤嫌疑人、現場抓捕、看守物證、做嫌疑人思想工作等任務。
乘勝追擊 鏟除禍源
在打擊到最上線時,有2人聞風逃到國外,雖已被公安部門列為網絡逃犯,但藥監部門和公安部門并沒有因此放松。在案件引發的波動看似平靜了半年之后,1名在逃嫌疑犯回國。2018年6月,“7·03”專案組再次出擊,在嫌疑犯入境3天內將其抓獲,并成功端掉假冒抗癌藥原料藥中間體生產窩點,鏟除了一個“源頭禍根”。
“既然中間體一直在生產,那么一定還有假冒抗癌藥物在生產、銷售。”專案組研究分析后,決定乘勝追擊。通過梳理線索、摸排、蹲點,發現了位于廣州的假藥產銷點。
2018年7月18日,“7·03”專案組實施抓捕行動。當天,正值9號超強臺風“山神”過境廣東,狂風暴雨席卷整個廣州城,專案組人員在雨中牢牢把守在嫌疑人所在的賓館周圍。據祖延雷回憶,當時他與公安人員在大雨中蹲守了2個多小時。功夫不負有心人。大雨漸小時,嫌疑人剛走出賓館即被抓捕。從其指認的現場搜出20多千克中間體。
抗癌原料藥有著巨大毒性。在現場分揀原料藥、假藥過程中,有毒揮發物很容易透鼻吸收,出現頭暈、惡心、嘔吐等癥狀。有一次,在一個房間里分揀2小時后,祖延雷回去昏睡了7個小時。
“多辛苦都值得!”李玉吉和祖延雷笑著說。專案組打掉了覆蓋北京、山東、廣東等6省(市)的生產加工、存儲銷售窩點12處,抓獲犯罪嫌疑人24人,涉案金額2億多元。(記者 陳陽)
(欄目:握指成拳 大稽查披堅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