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人員這樣說:智慧監管增強風險防控能力
熱點事件:2018年3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幕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創新食品藥品監管方式,注重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提升監管效能,加快實現全程留痕、信息可追溯,讓問題產品無處藏身、不法制售者難逃法
網,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安全。
陳衛英
形成智慧監管能力,是《"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十三五"國家藥品安全規劃》提出的任務目標。下好智慧監管的"先手棋",對于實施規劃,推動食品藥品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2018年以來,甘肅省酒泉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按照國家關于建立健全藥品追溯制度的要求,以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為基礎,以實現"一物一碼,物碼同追"為方向,加快建立完善藥品追溯系統,不斷推進藥品信息化追溯體系在實際監管過程中的應用,有效彌補了藥品監管人員的不足,提升了監管效率。藥品追溯系統的應用,一方面,能嚴格審核企業資質,規范藥品交易流程;另一方面,一旦發生藥品質量問題,企業可以第一時間溯源召回,有效降低藥品質量安全風險。
日前,酒泉市食藥監局執法人員在一家藥品生產企業突擊檢查時,發現留樣室存放的批號為180201的石榴健胃片外包裝顏色不一致。經核查,是由于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混用新老包裝造成。該企業立即登錄藥品追溯系統,通過追溯碼查詢到藥品箱碼與產品流向,并對包裝不一致的該批次藥品進行了召回。
酒泉市現有藥品生產、經營、使用單位3000多家,其中藥品生產企業生產的制劑品種與藥品批發企業經營的特殊藥品、藥品類易制毒化學品、蛋白同化制劑、肽類激素等高風險品種已全部接入藥品追溯系統。通過追溯信息互通共享,實現了藥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切實增強了藥品安全風險防控能力。(作者系甘肅省酒泉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藥品安全監管科科長)
(責任編輯:于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