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占萬億“藍海市場”新賽道 打造RCEP營養健康食品產業合作高地 助力防城港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建設
大力發展營養健康食品產業是防城港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以下簡稱“醫學試驗區”)重點產業方向之一,也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樹立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要求的重要舉措。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深入實施,以及國內消費者健康意識增長和老齡化加劇,國內民眾對營養健康食品的需求持續增大,根據相關機構分析,預計2025年我國營養健康食品市場規模將達到約1.1萬億元。營養健康食品產業已成為巨大的“藍海市場”,也是當前全國多地競相布局的“黃金賽道”。廣西作為全國農業和中醫藥資源的大省區,自身擁有豐富的食物和藥食同源原料,緊鄰的東盟國家也可供應大量的天然食物原料,開發營養健康食品的潛力巨大,但目前因科技創新支撐不足、資源開發力度不夠、政策支持缺失等原因,導致資源優勢沒有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建議應用足用活醫學試驗區和RCEP的政策優勢,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打好規劃引領、平臺建設、科技創新、發展環境等系列“組合拳”,加快打造RCEP營養健康食品產業合作高地。
下好整體謀劃“全盤棋”,增強產業協同發展能力
建設醫學試驗區是國家戰略,不是防城港市的“獨角戲”,而是全區的“大合唱”。一是科學統籌全區產業布局。立足廣西的資源稟賦條件,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的高度,按照“政策共用、平臺共建、資源共享、產業共進”的思路,從全區層面研究編制防城港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引領廣西營養健康食品產業發展的指導性意見,重點將營養健康食品產業納入自治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布局,并支持各地市發揮資源、技術、企業等比較優勢,找準利用試驗區政策、參與試驗區平臺建設的結合點、切入點和著力點,實現發展空間優化和拓展,共同把營養健康食品產業打造成廣西對接RCEP和服務融入新發展格局的先導性產業。二是強化產業聯動發展。2021年,廣西食品加工業產值達2700億元,成為廣西第二大產業,但總體上大而不強、科技創新能力弱、產品附加值低。建議依托醫學試驗區政策、平臺優勢,以“大食物觀”為指導,以發展營養導向型農業為導向,將培育壯大營養健康食品產業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廣西大健康產業發展、推進廣西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促進廣西地方特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結合起來,推動廣西食品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提升食品產業整體競爭力和附加值。三是成立產業發展工作專班。建議在防城港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建設指揮部的統籌協調下,成立由廣西壯族自治區衛健委、市場監督管理局、發改委、工信廳、科技廳、農業農村廳、商務廳、自然資源廳、林業局、海洋局、中醫藥管理局、藥監局、南寧海關等廳局與防城港市等地市組成的營養健康食品產業專班,統籌協調解決產業規劃、政策支持及重大項目建設等問題。
下好平臺建設“基礎棋”,提升產業承載能力
緊盯營養健康產業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謀劃建設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平臺,推動各類優質資源要素在平臺上聚集聚合、融合發展、形成生態,推動產業快速發展。一是加快建設世界領先、國內一流的食品安全與營養創新平臺。該平臺是國家支持建設的全國首個食品安全與營養創新平臺,建議自治區層面加強統籌協調,推動盡快完成平臺軟硬件建設,引進國內外權威專家團隊和食品龍頭企業共同組建專業運營機構,形成“政產學研用介”六位一體的綜合性平臺,打造高水平的營養健康食品產業服務平臺。二是規劃建設面向RCEP的營養健康食品產業合作示范區。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立足廣西特色,學習借鑒厄勒食品產業集群、韓國國家食品產業園、海南國際健康食品港、濟南特醫食品城等國內外類似園區的經驗,在防城港市高起點規劃建設面向RCEP的國際營養健康食品產業合作示范區,吸引國內中糧集團、湯臣倍健、盼盼食品等龍頭健康食品企業以及RCEP成員國特別是日本、韓國、新加坡、新西蘭等地的投資,打造跨境營養健康食品產業鏈供應鏈,培育世界級營養健康食品產業集群。三是搭建線上線下的營養健康食品展示貿易平臺。按照“以會帶展,以展帶產”思路,在中國—東盟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合作論壇永久落戶防城港市的基礎上,積極爭取國家衛健委、國家藥監局、商務部等部委的支持,加強與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等行業協會合作,舉辦面向RCEP成員國的營養健康食品展覽會,同步打造永不落幕的“云展會”平臺,加快構建營養健康食品國際貿易合作“防城港渠道”。
下好科技創新“先手棋”,強化科技支撐能力
科技創新是推動食品產業往營養健康方向轉型的關鍵所在,目前國內食品營養的科研創新工作尚處于起步階段,整體水平與世界領先水平還存在很大差距,“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亟須突破。一是建設中國—東盟食品營養谷。2004年,荷蘭參照硅谷的模式,規劃建設瓦赫寧根食品谷,目前已集聚200多家食品及農業研發機構、2600多家相關公司企業、3個應用型大學、10個職業技術學校,以及多家技術轉移、展示、創業和金融服務等中介機構,形成“產、學、研”協同創新的生態系統,目前年產值650億美元,出口325億美元。建議借鑒荷蘭瓦赫寧根食品谷以及北京、深圳等地食品谷的經驗,以國家食品安全與營養創新平臺為核心依托,引進國內外食品營養與健康領域“產、學、研”各方龍頭力量共建中國—東盟食品營養谷,成立協同創新聯合體,支持創建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展食品營養科學基礎理論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培養營養健康食品領域戰略科技力量。二是加強食物資源調查研究和拳頭產品研發。加大對廣西以及東盟國家的新食品原料、食藥物質、地方特色食品的開發,對不同食物資源的獨特營養成分、健康因子進行科學分析,建立區域性食物原料營養大數據庫,推動更多食藥物質納入保健食品原料目錄和藥食同源目錄。瞄準健康、育幼、養老等迫切需求,以廣西及東盟的食物資源為基礎,結合健康中國行動和“三減三健”等健康食品開發指導方向,重點研發食藥同源產品、長壽食品、全谷物食品、功能保健食品、保健食品、特醫食品等營養健康食品,打造“桂字號”營養健康食品拳頭產品。三是注重營養科技人才培養。支持廣西大專院校將營養科學納入學科建設,引進國內外高校和龍頭企業成立一批營養食品類的研究院、科研機構。利用醫學試驗區國內外高校合作辦學政策,積極引進江南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國內高水平大學和荷蘭瓦赫寧根大學、莫斯科國立食品大學等國外食品類一流大學合作辦學,共建中國-東盟食品大學。
下好優化發展環境“關鍵棋”,提升服務保障能力
營養健康食品產業專業性、政策性強,需要不斷健全配套政策措施,依托一流營商環境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硬支撐”。一是全力爭取國家試點政策支持。在持續用好國家賦予醫學試驗區15條政策的同時,根據營養健康食品產業發展的實際需要,精準做好專項政策申請,重點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爭取設立功能保健食品、保健食品、特醫食品等營養健康食品的審批綠色通道,開展產品健康聲稱分級管理試點,對較低健康聲稱的采用備案制。二是制定廣西層面支持營養健康食品產業的專項政策。重點完善與營養健康食品產業發展相配套的產業促進、用地支持、財政扶持、品牌培育、科研創新、投資金融服務等方面各項政策措施,強化全要素保障,為產業發展添動力、增活力。三是積極完善營養健康食品標準體系。發揮食品安全與營養創新平臺的標準認證功能和中國-東盟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合作論壇國際交流作用,加強營養健康食品標準交流和合作,組建中國-東盟營養健康食品標準認證聯盟,積極參與營養健康食品國際、國家標準的制修訂工作,開展廣西地方標準的研究和制定,促進標準互聯互通,推動營養健康食品貿易便利化。
作者:經立、馮寶、劉俊、羅璇、陸麗芳
(責任編輯:常靖婕)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