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 協同發力 打造清潔廚房 筑牢食安防線——山東省餐飲食品安全工作扎實推進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實習記者付佳 通訊員譚肖 顧爍月) 9月27日,山東省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工作現場會在聊城召開,濟南、淄博、泰安、日照、聊城、菏澤等市和臺兒莊、榮成、臨邑、沂水、平邑、莒南等縣區相關人員齊聚一堂,通過交流發言、實地走訪,共話食品安全。
2022年是山東省開展餐飲質量安全提升行動的第二年,即“餐飲服務規范年”。按照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工作部署,各市縣緊緊抓住廚房這個關鍵點,開展“清潔廚房”建設,改善餐飲服務基礎條件,全力提升餐飲食品質量安全水平。
在聊城,聊城市市場監管局將“清潔廚房”行動列入年度工作重點,成立專職領導小組,制定《聊城市清潔廚房行動實施方案》,緊緊圍繞“五凈”標準,以提升廚房軟硬件水平為工作重點,扎實推進“清潔廚房”行動深入開展。如分階段、分地域、有步驟對重點餐飲服務單位進行幫扶指導,督促落實整改;積極組織從業人員利用“山餐安”APP開展培訓考核,強化從業人員對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餐飲服務通用衛生規范等相關知識的學習運用;在全市遴選一批基礎設施較好的餐飲服務單位先行納入“清潔廚房”行動示范單位,鼓勵餐飲服務單位對標對表等。
“‘清潔廚房’‘五凈’標準的建設實施對店鋪食品安全十分重要,也使我們的經營更加規范。”聊城市開發區“當街”的一名小餐飲商戶表示,比如市場監管部門和“當街”主辦單位對商鋪進行統一管理、對使用的食材、半成品、成品統一留樣、快檢、并將檢測結果公示,確保食材食品“凈”,對使用食品相關產品統一采購,確保食品相關產品的安全性。
此外,聊城一中新校區、聊城萬達廣場、聊城裕廚之家餐飲服務有限公司也圍繞“清潔廚房”行動,探索實施“智慧化監管+4D”管理模式,引入數字化餐飲食品安全管理平臺,建立安全高效的食材供應鏈體系等,為食品安全保駕護航。
在日照,為了加強食品安全監管,日照市市場監管局在傳統的“明廚亮灶”基礎上,創新推出“互聯網+明廚亮灶”智慧監管系統,用科技賦能餐飲食品安全,推動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的融合應用,將食品安全監管從“紙質檔案變為電子檔案”“線下巡查變為線上巡查”“公眾現場看變為手機掃碼看”的智慧化監管新模式。
“我們所用的‘互聯網+明廚亮灶’不只是一個后廚展示系統,還融合了食品安全監管各項功能,市場監管部門可以通過監管平臺就可以對食堂后廚操作、食品留樣、食品儲存、索證索票等食品安全情況進行遠程實時監管”。日照市北京路中學校長周揚合向記者介紹道。
在山東魯速央廚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魯速央廚)和東夷小鎮的美食街,“互聯網+明廚亮灶”智慧監管系統也同樣覆蓋。如魯速央廚的中央廚房每條生產線都設置了360度無死角實時監控,實現餐飲食品安全的全覆蓋、無死角、24小時全天候監管。東夷小鎮的每家店鋪都實行“一店一碼”信息公示制度,消費者通過掃描二維碼,就可以看到該店鋪后廚食品制作的實時視頻,還可以了解該店鋪量化分級、經營資質、現場檢查信息、食品抽檢情況、約談情況乃至行政處罰等信息。“‘一店一碼’信息公示制度不僅方便消費者就餐,也便于我們監管部門快速精準地掌握相關信息,及時監管。”日照市東港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說。
在沂水縣,“整理到位、責任到位、執行到位、培訓到位”與“管理制度落實、風險隱患分析、應急處置管理”有效整合的“4D+”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在學校食堂、養老機構食堂、大型餐飲服務單位順暢、有序地實施。如沂蒙中學嚴格實施“4D+”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嚴格明確各崗位工作職責和工作標準,實行責任到人,制度上墻,并定期組織食堂從業人員進行集中學習,形成學習筆記。
為加強小型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管理,沂水縣市場監管局還結合全縣學校食堂、大型餐飲服務單位實施“4D+”管理模式經驗,與臨沂市市場監管局共同制定了《小型餐飲服務單位規范提升操作手冊》(以下簡稱《手冊》),以“一網、二亮、三防、四區、五配套(互聯網,亮證照經營、明廚亮灶,防鼠、防蠅、防塵,原料存儲區、食品加工區、就餐區、餐廚廢物處理區,配套制度、食品加工設備、清洗消毒設備等)”的標準進一步規范小型餐飲服務單位環境衛生、加工制作規范及食品安全保障措施等。
針對農家樂的食品安全監管,沂水縣市場監管局對轄區內的各戶進行點對點、逐戶摸排,下發《手冊》,告知餐飲經營者“一網二亮三防四凈五配套”提升要求,采取PPT、放映片等方式多次召開培訓會議,加強業務培訓和教育引導。同時,采取點面結合,以點帶面,以監督檢查督促整改規范的工作思路,分批分階段進行規范整頓,打造一批地方特色餐飲“示范點”“樣板間”。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山東省市場監管局二級巡視員鄒興祖表示,各地要發揚“嚴真細實快”工作作風,繼續加壓奮進,主動對標對表,守牢食品安全底線,為山東省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形勢持續改善向好做出應有貢獻。
(責任編輯:王哲涵)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