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聯動兩地追蹤緊咬線索不放松 嚴查嚴辦開出首例終身禁業資格罰——福建查處“4·21”無證生產兒童化妝品案紀實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 11月1日,國家藥監局通報表揚福建省藥監局、廈門市市場監管局、泉州市市場監管局和南安市市場監管局,依法查處廈門、泉州生產經營假冒兒童化妝品系列案,搗毀2個生產銷售窩點,查獲大量違法產品及包裝材料,罰款總計500余萬元,并對有關責任人員處以終身禁止從事化妝品生產經營活動的行政處罰。該案件不僅是一起典型的無證生產兒童化妝品案,也是《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以來,國內首個對化妝品從業人員處以終身禁業處罰的案件。
群眾舉報迅速展開踩點偵察
4月初的廈門,天朗氣清,海風吹來初夏的氣息,在廈門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的辦公室桌上,放著一封群眾舉報信。信上反映,廈門香普爾日化公司(以下簡稱香普爾日化公司)存在違法生產沐浴露、洗手液等行為。
舉報人對當事人廠區設置、隱蔽生產、負責人警覺性高等有較詳細描述,很可能是知情人員,舉報價值較高、事件危害性大,但查處不當可能會打草驚蛇。廈門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立即做出批示:此案情節嚴重,請廈門市市場監管綜合執法支隊會同有關單位迅速核實處理。
廈門市市場監管綜合執法支隊是一支作風優良、專業素質過硬的隊伍,曾查辦過特大假藥案、特大未經批準和未經檢驗進口化妝品案等重大案件。接到指示后,廈門市市場監管綜合執法支隊支隊長何招發立刻向分管副局長羅承賢匯報,同時召集執法人員展開討論。舉報信中提到的企業生產位置隱蔽,負責人警惕性高等字眼成為執法人員關注的重點。為避免打草驚蛇,大家討論決定先派出兩名“便衣人員”執行前期踩點偵察、判斷生產經營時段等任務。
4月16日,兩名身著便服的“偵察員”盧林峰、吳國梁率先來到涉事地點,他們根據舉報信中的提示,從四樓繞到二樓,一條黑黢黢的樓道出現在眼前,濃烈的沐浴露香味自黑暗處幽幽飄來。
在這里,的確有一家生產化妝品的企業。然而,如果他們在此刻走進樓道,或許就會被員工發現,進而產生閉門停止生產的可能。他們火速趕回局里匯報情況。
“我們從窗外看到了產品的包裝箱,也聞到了一股化妝品的特殊氣味,所以初步判斷這家企業存在化妝品生產行為。”一名便衣人員匯報道,“根據咱們以往的經驗,如果要去現場的話,還是先讓便衣去探路為好。”
支隊領導聽取了他們的匯報,隨即組織對該企業展開背景調查,初步確定了香普爾日化公司有營業執照,但無化妝品生產許可證的事實。
接下來的幾天,羅承賢部署行動方案,抽調廈門市市場監管局綜合執法支隊、廈門市集美區市場監管局、杏林市場監管所執法骨干力量,對下一步調查進行規劃部署,并分成出四個小組,分別負責現場檢查、詢問調查、控制財物和應急支援等任務。
重拳出擊兩地展開執法
4月21日,早上8時40分左右,一陣清脆的敲門聲響起,香普爾日化公司的一名員工放下手中的掃帚,朝門口走去。
“找誰啊?”他看到門外站著兩個身著常服的陌生人。
“你好,我們想問個路。”其中一個回答道。
這名員工見兩人沒有異樣,想也沒想,就打開了門,先前埋伏在走廊周圍的其他執法人員抓住機會,迅速沖入廠房,向在場的員工亮出執法證。
一進門,映入眼前的是一個占地面積約為200平方米的廠房,化妝品生產操作臺、灌裝機等生產工具配備其間,一卷卷印有臺灣廠址的標簽被隨意丟棄在塑料筐內,而塑料筐則被擱在光禿禿的水泥地上,破損的紙箱露出粉紅色的產品包裝盒。
自2018年11月至今,就是在這樣簡陋的環境中,該企業共生產銷售了洗手液、兒童沐浴乳和兒童洗發乳共計12余萬瓶。
面對執法人員的詢問,在場員工三緘其口,隨后匆匆趕來的法定代表人譚某更是直接告訴執法人員:“這些貨是我朋友放在我倉庫里的,你們直接進來檢查,侵犯了我的隱私!”
可當他得知自己是被舉報存在違法生產行為時,態度一轉,又表示,自己只是負責灌裝,并不清楚這么做是違法的。
“根據現場檢查情況及后續調查,當事人購買化妝品半成品自行灌裝,且在灌裝過程中會直接接觸到內容物,所以應當視為化妝品生產行為,應當取得相關生產許可。譚某作為一名有化妝品從業經歷的管理者,不清楚這一點是不應該的。我們當時也看出來了,他搞無證經營,是抱有僥幸心理的。”一位參與調查的執法人員事后回憶道。
面對譚某的狡辯,執法人員一邊耐心地向他宣傳法律政策,說明利害關系,一邊在現場搜尋相關證據。
在譚某辦公室擺放的監視器內,可以清晰調閱出前段時間工人正在灌裝化妝品的相關視頻;從他的辦公桌上也發現了若干手寫單據和合同,顯示當事人與“泉州南安水頭天麗大廈邱先生”簽有訂購合同并將產品發給后者;他的手機上,通過微信記錄搜索“邱”字,很快就找到了與這名“邱先生”業務往來的相關記錄。
面對詳實的證據,譚某逐漸松口。他交代,自己的訂單來自那位姓邱的商人,灌裝好的商品也會通過一輛小貨車直接發往南安。
“我聽說,他把貨放在那邊的老年活動中心了。”譚某這樣告訴執法人員。
兵貴神速,為了防止有關違法產品被轉移,執法人員立刻驅車向泉州南安水頭鎮出發。路上,廈門市市場監管局綜合執法支隊二級調研員蘇天福迅速與泉州市市場監管局取得聯系,說明情況,請求配合支持。泉州市市場監管局馬上通知到南安市市場監管局,調動力量全力配合。
下午3時許,蘇天福、許樹科、劉光清一行來到南安水頭鎮,會同水頭市場監管所執法人員,馬不停蹄地趕往天麗大廈和老年活動中心,展開地毯式檢查,可是結果卻讓執法人員大失所望:沒有找到邱某的倉庫。
唯一的線索作廢,面對茫茫人海,該如何繼續追查?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毒辣的日頭下,執法人員汗流浹背,心急如焚。如果讓邱某成功轉移了違法產品,如果讓違法產品繼續流向市場,那么造成的后果將不堪設想。就在執法人員一籌莫展之際,一通撥向譚某的電話,讓他們獲得了新的線索。
柳暗花明截獲違法產品
在執法人員耐心誠懇的溝通下,譚某終于又回憶起了一些線索。
“我記起來,這個老年活動中心邊上好像有座廟。”電話那頭的他將這個寶貴的線索告訴了執法人員。
水頭鎮當地的執法人員迅速回想起,山前村的老年活動中心附近有座廟。
不再猶豫,執法人員立刻驅車趕往水頭鎮山前村。塵土飛揚的公路上,這輛疾馳的小車終于趕在太陽落山之前,抵達了此行的終點——山前村老年活動中心附近。
一座村間小廟像路標似的,靜靜地佇立著,周身仿佛籠罩著一層薄薄的金紗,大地還留有余熱。
“你們看,那輛車上裝的是什么?”眼尖的執法人員許樹科忽然激動地開口,順著他手指的方向,其余人員看到了一輛小型貨車正穩穩當當地停在一處商鋪門口,一名裝車工正在搬運貨物。
執法人員奔向小貨車,在夕陽照射下,那些閃閃發光的貨物正是他們追查多時的違法產品,蘇天福立馬和裝車工溝通,讓他聯系邱某速來現場。
“你現在拉的這些貨物涉嫌無證生產經營,而且都是兒童化妝品,流入市場,不僅對他們的身體健康產生影響,還會被追究責任,希望你能夠意識到這個事件的危害性,配合我們的工作。”蘇天福對電話那頭的邱某說道。
面對執法人員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勸告,邱某這才意識到自己行為的嚴重性,匆匆趕往現場。
經了解,這里只是第一倉庫,在裝車工帶領下,執法人員又趕往第二倉庫進行調查,成功將違法產品扣押下來。
夕陽的余暉下,執法人員的后背,無一不被汗水打濕,藍色制服上留下一大片痕跡,雖有疲憊,但他們的步伐卻是堅定而輕快的。
至此,該案的現場檢查環節宣告結束,進入調查階段。
經查,自2018年10月以來,當事人譚某在未取得化妝品生產許可證的情況下,受邱某委托,根據其自有配方及購買原料,委托加工生產沐浴乳、洗發乳、洗手液半成品(160kg/桶),并用灌裝機等設備將半成品灌裝為上述兒童化妝品和洗手液。
4月30日,廈門市市場監管局提請福建省藥監局督辦香普爾日化公司無證生產兒童化妝品及洗手液一案。
5月14日,福建省藥監局正式發文通知督辦此案,要求做好相關查處工作并及時報送進展情況。
6月10日,廈門市食品藥品質量檢驗研究院出具執法人員從扣押產品中抽樣送檢的檢驗結果,依據《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年版),“必露比”兒童沐浴乳(舒眠配方)、“必露比”兒童洗發乳(舒眠配方)、 “必露比”兒童抗菌沐浴乳(幸福花果香)的毒理學試驗結果均為急性眼刺激性試驗結果輕刺激性;“必露比”兒童抗菌洗發乳(幸福花果香)的毒理學試驗結果為急性眼刺激性試驗和急性皮膚刺激性試驗結果為輕刺激性;“必露比”抗菌泡沫洗手液(薰衣草香氛)的菌落總數為1.9*104CFU/ml(限值≤1000),不符合規定。
8月6日,福建省召開兒童化妝品專項整治行動工作推進視頻會,會后,專門召集廈門市市場監管局、泉州市市場監管局召開該案件的督辦會。
9月1日,廈門市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及其法定代表人譚某送達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在法定期限內,譚某未提出陳述申辯意見,也未提出聽證要求,依法視為放棄此項權利。
9月14日,廈門市市場監管局辦結廈門香普爾日化有限公司無證生產兒童化妝品、生產標簽不符合規定化妝品、生產不符合技術規范化妝品、生產偽造廠名廠址的產品等系列案件,對當事人處以沒收相關物資、罰沒款400余萬元的行政處罰,對其法定代表人譚某處以罰款15.84萬元并終身禁止從事化妝品生產經營活動。
在案件查辦工作中,福建省藥監局充分發揮執法聯動、信息共享、風險聯控等工作機制,并從化妝品稽查執法角度對涉案產品定性、法律適用等方面進行指導和協調,確保案件查辦工作順利推進。廈門市市場監管局、泉州市市場監管局統籌協調市、區、所三級執法部門聯合執法,通過研判摸排周密部署、連續作戰循線追查、分工配合加強取證,最終依法查處本案。南安市市場監管局具體負責本案經營環節的調查,做了大量扎實細致的取證工作。
2021年是《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正式施行的第一年,國家藥監局也于今年部署了兒童化妝品專項整治工作,本案的成功查獲一方面嚴厲打擊了非法生產經營兒童化妝品的嚴重違法行為,另一方面也彰顯了省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與地市級、縣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在新的藥品監管體制下協調一致、積極作為、嚴懲違法、保護兒童安全用妝的堅定決心。同時,案件也切實警醒了尚存僥幸心理的相關企業,有力強化“查處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綜合效應,用生動的案例最好地宣傳貫徹新條例,促使企業深入學習化妝品相關法規、增強守法意識、落實主體責任,保障人民用妝安全。(陳思遠)
(責任編輯:張可欣)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