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觀察|“白云美灣”化妝品產業發展現狀及展望
廣州市白云區作為我國主要的化妝品產業聚集地之一,化妝品產業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萌芽,多年來,化妝品生產、銷售企業在白云區不斷集聚積累,形成了品類齊全、鏈條完整、根基深厚的產業規模。2018年開始,白云區黨委和政府強力扶持、科學謀劃,積極推動市場力量與政府行為優勢互補,全力打造千億級廣州“白云美灣”區域品牌,全面提升化妝品產業專業化、國際化、品牌化水平。
“白云美灣”產業發展現狀
經過20多年的發展,白云區化妝品產業已形成良好的發展基礎和態勢,在國內外均享有較高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已成為集生產、銷售、設計、研發、包裝、檢測、展覽為一體的全國化妝品產業聚集區。
(一)本土產業高度聚集鏈條完整
截至2020年10月19日,廣東省擁有持證化妝品生產企業2866家,廣州市1883家,白云區1420家;白云區現有規上化妝品工業企業130家,限上化妝品商業企業89家;另有上游化妝品原料供應商近3000家,包材印刷廠600余家,已成為集生產、銷售、研發、檢測、展貿為一體的全國化妝品產業聚集區。白云區走出了丹姿水密碼、阿道夫、卡姿蘭、溫碧泉等一大批行業領先的本土知名企業和民族知名品牌,很多化妝品領域的新興業態都是從白云區發展壯大走向全國。
(二)化妝品商貿發達平臺交流活躍
白云區現有化妝品商貿企業4200多家,化妝品專業批發市場6個,批發市場商戶近3000戶,以三元里為中心的機場路、解放北路一帶已成為亞太地區化妝品批發市場的領頭羊。依托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中國國際美博會、化妝品節等國際化展會及中國化妝品(白云美灣)國際高峰論壇等平臺,市場不斷向海外拓展,產品沖出亞洲,遍及北美、歐盟等。
(三)產值利稅潛力大
2020年,白云區規上化妝品工業企業實現產值100.9億元,同比增長25.7%;限上化妝品商業企業實現銷售額130.2億元,同比增長40.5%;規限上企業總數從2017年的45家增至219家,增幅高達387%,升規納統工作仍在持續推進之中,產值利稅提升潛力巨大,化妝品產業已成為白云區支柱產業之一。
(四)品牌和科研能力逐步提升
2020年,在130家規上化妝品工業企業中,共有高新技術企業66家,占比50.8%,同比增長106.25%。認定市級研發機構7個,認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或工程技術中心9個,企業和行業競爭力不斷提升。
“白云美灣”產業發展優勢
(一)強有力的政策推動
白云區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視化妝品產業發展,在2018年專門成立了區化妝品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印發了《白云區化妝品產業提質增效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出臺《白云區打造白云美灣提質增效實施辦法》,打造包括化妝品、生物醫藥、健康產業等在內的千億級“白云美灣”產業。成立白云區化妝品產業促進會,由轄內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化妝品企業家擔任會長,目前會員企業230家,其中137家為規限上化妝品企業。注冊“白云美灣”區域品牌,開展“白云美灣”系列活動。實施區龍頭骨干企業培優計劃,2019年共推動5個化妝品技改項目獲得市級立項,獲補669萬元,4家化妝品企業申請技改配套資金284.5萬元,2家企業申請創新平臺補貼320萬元,2家企業申請人才補貼19.6萬元,28家“小升規”化妝品企業獲得省市“小升規”10萬元獎勵共280萬元,化妝品“四上”企業共獲得子女入學指標75個。
2020年12月,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廣東省推動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白云區政府抓住機遇、緊跟步伐,與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簽訂《關于共同推進“白云美灣”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重點在化妝品產業政策制定、園區建設、行政許可、監督檢查、稽查執法等事項方面建立深度合作,將“白云美灣”打造成廣東省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試驗田、示范區和新高地。
(二)“四中心一平臺”建設初步成形
為加強化妝品產業配套建設,白云區全力推進“四中心一平臺”(檢驗檢測、人才交易、研發設計、知識產權交易四個中心,品牌產品展銷平臺)及化妝品品牌庫建設。“白云美灣”檢驗檢測中心已成立,廣東省科學院中國廣州分析測試中心(國家級)已進駐,專注化妝品原料和產品檢驗,未來還將把“白云美灣”檢驗檢測中心打造成省級、國家級化妝品檢驗檢測中心;廣州市白云化妝品產業促進會攜手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大學成立化妝品培訓學院,致力于化妝品企業員工專業培訓和人才輸送;江南大學與白云區就成立“白云美灣”化妝品研究院達成意向并在2021年1月簽約;成立了重點產業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和保護工作站,與阿里巴巴、微信等大型互聯網平臺建立合作關系,推動知識產權線上線下維權一體化中心建設。
(三)優化營商環境出新出彩
近年來,白云區不斷推出硬舉措,優化營商環境軟實力,以更好的營商環境推動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系列惠企政策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心針”,對在白云區新注冊成立的“四上”企業一次性獎勵10萬元,新引進落戶的總部企業最高獎勵500萬元,讓企業切實享受實惠,助力企業“留下來、強起來”。通過減環節、減時間、減成本,營造公平、透明、高效的市場營商環境,在全市率先出臺區級生態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助力企業做大做強。出臺多種便民為企措施,依托“廣州市開辦企業一網通平臺”,首創一窗通取智能儲存信息系統全流程監控記錄,全市首批實現企業開辦“一網通辦、一窗通取”模式,辦理環節從11個壓減為1個,辦理時間從10.5天縮減至0.5天。2019年出臺《白云區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行為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以強力手段、高壓態勢全面凈化市場環境、規范經營秩序。
“白云美灣”產業發展主要困境
(一)原料成為“卡脖子”問題
據企業反映,目前我國化妝品行業原料70%依靠國外進口,今年全球化妝品原料供應鏈因疫情受到嚴重影響,國內化妝品產業的技術弱勢被放大,化妝品關鍵原料、配方和先進工藝是制約白云區化妝品產業發展的關鍵問題。
(二)研發檢測能力有待提升
白云區化妝品產業高度聚集,但生產企業仍以OEM、ODM型為多數,產品研發能力比較薄弱,自有品牌少、品牌知名度不高;檢驗檢測平臺不足,無法滿足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需要。
(三)缺乏創新型專業型人才
白云區相當一部分企業仍然是家族式管理,高層管理者職業化素養不高,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區內人才培養和輸送能力不足。
“白云美灣”產業發展前景展望
(一)科學謀劃打造化妝品產業發展平臺
近年來,白云區大力發展化妝品產業供地用地,按照“北產南貿”的發展布局,打造成片上規模產業園區,全力保障企業生產用地和總部建設。
一是打造化妝品研發生產集聚區。打造了超過10平方千米的廣州民營科技園美麗健康產業園,推動統一規劃、連片開發。2020年3月,與廣州悅薈、花出見生物、李記包材、名花香料等10家企業簽訂合作協議,投資額約28億元、預計年產值約100億元。2020年11月30日,美麗健康產業園12宗產業地塊成功出讓,由廣州悅薈、花出見生物、李記包材、名花香料等12家公司競得,總用地508畝,凈用地420畝,建筑面積98萬平方米,總投資額33.73億元,預計達產年產值86.2億元,稅收4.52億元。2021年1月,美麗健康產業園奠基,包括通產麗星高端化妝品研發生產總部基地、悅薈化妝品產業基地、道路、供水管網、5G基站等29個重大項目集體動工,白云區與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簽訂《共同支持“白云美灣”美麗健康產業園建設發展合作協議》,全力支持園區建設和項目投產。隨著美麗健康產業園一批城市基礎設施和產業項目的開發建設,白云化妝品研發、制造能力將躍上一個新臺階,拓展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二是打造企業總部聚集區。由國企白云投資牽頭在鶴龍街打造設計之都化妝品企業總部園區,截至目前,嬌蘭佳人、芭薇、阿道夫等6家企業已獲得單獨供地并開工建設投產。
三是打造化妝品特色小鎮。在化妝品產業相對集中的鎮街,實施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分別建設具有一定規模并進行標準化廠房改造的化妝品特色產業園和中小微企業孵化基地。
(二)加快“四中心一平臺”建設持續提升產業配套和服務能力
白云區通過政府行為全力推進“四中心一平臺”建設,補齊研發、檢驗檢測和人才培育短板,助推“白云美灣”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引導國內外重點科研院所、研發機構在白云區聚集,建設國家級海洋生物化妝品實驗室和“白云美灣”化妝品設計中心、“白云美灣”化妝品研究院,加強化妝品關鍵原材料、配方和先進生產工藝等研發、設計,集中資源突破本土化妝品產業發展“卡脖子”問題。
二是引導化妝品檢驗檢測機構聚集“白云美灣”檢測大廈,提供全品類、全流程化妝品注冊備案檢驗檢測、安全測試和功效評價,提升化妝品產品研發、標準制定、審評審批、注冊備案檢驗等支撐能力和服務質量。
三是依托三元里化妝品批發市場和廣州時尚之都化妝品企業總部集群優勢,打造廣東省化妝品國際交易中心,建成集化妝品品牌展銷、文創博覽、休閑旅游于一體的綜合商圈。依托“白云美灣·嚴選”打造化妝品專業平臺型電子商務,培育一批“網紅”品牌、“爆款”產品,實現本土化妝品企業提質增效。
四是開展化妝品產業工業互聯網領域研發,建設化妝品產業鏈協同專區,聯合化妝品龍頭企業打造數字化應用標桿。探索建設運營中國化妝品行業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銜接國家頂級節點和化妝品企業,占領化妝品產業工業互聯網領域全國制高點。
經過近些年的大力發展,白云區化妝品產業具備了規模集群優勢、產業的典型代表性和行業內的領先性,未來在市場力量和政府行為強強聯合助推發展下,實現“白云美灣”千億級產值目標指日可待。
(作者單位:廣州市白云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責任編輯:龐雪)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