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市場監管局堅持精準監管目標導向 制定細化食品安全風險清單和防控措施
為進一步防范食品安全風險,青海省市場監管局結合全省食品安全監管實際,對全省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進行了梳理和分析,找出了青海省目前食品安全監管存在的風險隱患,分析了存在的原因,提出了針對性的防控措施,制定了《青海省食品安全風險隱患與防控措施清單》和《農村牧區食品安全風險清單》,供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在日常監管中參考。
制定《食品安全風險隱患與防控措施清單》。根據近期日常監管和監督抽檢中發現的問題,將我省食品生產經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梳理歸類,列舉了農村牧區、城鄉結合部偏遠地區存在銷售仿冒、山寨飲料,“三無”過期食品,散裝食品無“三防”設施;部分50平米以下小餐飲存在消毒設施不完備、經營場所衛生條件差、布局不合理、缺乏上下水;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衛生條件差;市場上銷售的牛、羊、豬、雞等冷鮮肉特別是進口凍肉的動物檢驗檢疫票、非洲豬瘟檢測報告索證不全;市場銷售高氟(≤300mg/kg)、農藥殘留超標磚茶;部門地區存在銷售散裝食用鹽的現象;特殊食品超范圍經營,故意混淆普通食品與特殊食品和藥品的區別,利用普通食品冒充特殊食品,利用會議、講座等方式開展虛假宣傳和非法營銷特殊食品等問題。對可能存在的風險的危害進行了分析,并有針對性提出了針對性風險防控措施。
制定《農村牧區食品安全風險清單》。隨著城市食品安全監管力度不斷加大,一些不法商販利用農牧區信息閉塞、群眾自我保護意識淡漠等特點,將非法食品加工場所由城市逐漸轉向農牧區,將假冒偽劣食品以低價傾銷到農牧區市場,坑害農牧區消費者等問題。由于農牧區消費者購買能力有限,購買商品時圖便宜、重外觀、識別能力差,農牧區食品市場仍然存在低成本、低價格銷售假冒偽劣食品的情況。為了更有效的加強對農牧區食品經營環節的監管,省局制定了《農村牧區食品安全風險清單》,從許可備案登記管理、制度管理、人員健康、環境衛生、場所與設施設備、原料采購、加工過程控制、銷售過程控制、餐廚垃圾、食品運輸等11個方面列舉了我省村牧區食品安全風險隱患、風險危害分析、具體控制措施,讓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更直觀、更具操作性的開展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下一步,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將在日常檢查、隨機抽查、監督抽檢和專項整治中,把風險清單作為食品安全監管的重要參考,對照風險清單,有針對性地排查和治理食品安全風險,加大高風險重點產品和農牧區、校園周邊等重點地區與薄弱環節監管力度,切實保障全省人民飲食安全。
(責任編輯:齊桂榕)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