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公示13件化妝品違法生產經營典型案例 有案件涉案銷售額超2000萬元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記者落楠) 日前,河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集中公示13件化妝品違法生產經營典型案例。被公示的案例中,有的涉案銷售額超2000萬元。
有案件涉案銷售額超2000萬
13件典型案例中,有的涉案銷售額超2000萬元,有的被罰沒逾1800萬元。
“邢臺市4.17銷售假冒偽劣化妝品案”信息顯示,邢臺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在日常檢查過程中發現,河北某商貿有限公司經營的標識為廣州某化妝品有限公司出品的多款化妝品可疑。經查,該公司銷售的上述化妝品均非標識企業生產。涉案產品銷往多個省市地區,已查明涉案銷售額達2000余萬元。該案已移交公安機關,刑事拘留3人,主要犯罪嫌疑人已投案,端掉一個造假窩點。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石家莊市裕華區查辦深圳市X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化妝品網絡傳銷案”信息顯示,深圳市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銷售“面膜、美容套盒”等化妝品為目的,通過網站和手機APP建立會員系統發展會員,以直接或間接發展會員數量、變相交納入門費和下線團隊的業績作為計酬和返利依據,牟取非法利益。石家莊市裕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責令當事人立即停止傳銷行為,并作出行政處罰如下:1、吊銷深圳市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2、沒收違法所17039257.21元;3、罰款1600000元。
“玉田縣侵犯海飛絲、飄柔注冊商標專用權案”信息顯示,根據舉報線索,玉田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和公安局共同破獲了一起侵犯廣州寶潔有限公司“海飛絲”“飄柔”注冊商標專用權案件。經查,玉田縣田某某多次購進并銷售假冒“海飛絲”“飄柔”洗發水,涉案銷售額高達500余萬元。經公安機關縝密偵查,上下游相關涉案人員均已到案,主要犯罪嫌疑人已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織密化妝品安全監管網
2019年以來,河北省化妝品監管部門圍繞重點領域、抓住關鍵環節,嚴厲打擊違法添加、非法生產經營、侵權假冒、虛假宣傳違法廣告等破壞市場秩序、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查辦了一批違法案件。此次公示的案例正是從全省各市上報的2019年化妝品生產經營違法案例中篩選出來的。
13件典型案例中,多起案件是從國家化妝品監督抽檢和監管部門的日常監督檢查中發現的線索。以“定州市靖潔孕嬰用品經銷處銷售含不合格化妝品案”為例,定州市靖潔孕嬰用品經銷處銷售的“康嬰健嬰兒紫草膏”(規格:25g,批號:A7159/0450)在國家化妝品監督抽檢中,檢出含有禁用物質“地塞米松”。定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給予該企業以下行政處罰:1、沒收所有不符合標準的產品;2、沒收違法所得2714.1元,處罰款13570.5元,罰沒合計16284.6元。
加強日常監管是化妝品質量監管的有力抓手。2020年2月,為進一步做好化妝品監管工作,加強化妝品監管力量,河北省藥監局在原化妝品檢查員庫基礎上,遴選41名監管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組建新的化妝品兼職檢查員隊伍。
5月25日,河北全省啟動2020年全國化妝品安全科普宣傳周活動。在宣傳周活動中,河北承德市同步開展化妝品專項整治活動,重點整治化妝品合法性、標簽標識、索證索票、臺賬建立、產品宣傳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嚴厲打擊經營假冒偽劣化妝品,產品標識、標簽混亂等違法違規行為,以凈化化妝品市場,提升化妝品質量安全水平,保障消費者用妝安全。
(責任編輯:張可欣)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