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檢察機關一年發出訴前建議1876件保食品安全
隨著中國互聯網經濟快速發展,網絡餐飲成為當下民眾熱衷的消費領域。雖然方便,但同時也存在很大安全隱患。10月23日,遼寧省人民檢察院召開“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新聞發布會,就遼寧檢察機關自2018年8月份以來專項監督活動辦理的典型案例及取得的成效向社會進行通報。
自2018年8月遼寧省檢察機關開展“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以來,在食品安全領域共立案2281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1876件,其中涉及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或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157件,涉及網絡餐飲加工的936件,涉及農貿市場經營行為的183件,涉及校園周邊食品安全的184件,涉及飲用水源保護的58件,涉及保健食品安全的23件,涉及其他食品安全的335件。
在諸多食品安全問題中,網絡餐飲加工占比最大。以沈河區檢察院在履職中發現案件為例,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美團”“餓了么”“百度”“大眾點評”上經營地位于沈河區的多家入網外賣商家存在未進行實名登記、超范圍經營、未公示食品經營許可證及違反公示信息規定等違法情形。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提供者對上述違法行為未履行審查、監測義務。于是分別針對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提供者及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侵害公共利益的行為,依法向沈河區相關行政機關發出訴前檢察建議,要求其依法履行監督職責,及時對相關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的違法行為進行查處,切實采取全面、有效的措施督促網絡餐飲第三方平臺提供者履行法定義務,規范網絡餐飲服務經營行為。
相關行政機關收到檢察建議后,制定了網絡餐飲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組織開展了為期2個月的專項整治工作,共檢查餐飲服務單位3318戶,下達責令改正104份,警告31份,下線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51戶。并對網絡訂餐平臺分支機構負責人進行約談,針對北京三快在線科技有限公司沈陽分公司在信息公示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給予警告并限期改正。
據遼寧省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部負責人徐嫻介紹,為保障此次專項監督活動的順利開展,遼寧省人民檢察院成立專項監督活動領導小組,并結合遼寧實際,制定了《遼寧省檢察機關開展“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的實施方案》,對工作提出了具體工作要求。專項監督活動開展以來,有力地規范了相關行業。一批對網絡餐飲食品安全保護不力問題得到糾正;一些地區校園周邊食品安全環境獲得較大改善;解決了一批個體食品攤販登記備案違法問題;推動行政機關在進口食品領域發現并查處了一批違法違規行為;一些危害飲用水水源地安全的違法行為得到遏制和預防。
針對下一步工作,徐嫻稱,遼寧檢察機關將繼續在堅持以服務大局為中心、以維護公益為核心,回應群眾期待,接下來,將與刑事檢察部門一起,會同市場監督管理局、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開展“落實食品藥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專項行動,攜手抓好食藥安全全鏈條保護,確保人民群眾吃得安全、用得放心。
(責任編輯:郭厚杰)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