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器械:更“智慧” 才能走得更遠
近年來,人工智能仿佛一支神奇的畫筆,各行各業都想拿它來添色增彩。據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統計,目前我國人工智能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有250余家,其中大多數屬于初創公司或來自IT行業,他們希望抓住科技變革的機遇,讓自己的產品更加智能,進而實現公司的快速成長。企業研發熱情持續高漲,近期舉辦的首期“人工智能類醫療器械注冊申報公益培訓”就吸引了近千名學員,出現了“一票難求”的火爆場面。
經過幾年蓄勢發展,人工智能醫療器械已進入成果轉化關鍵期。盡管業內普遍看好未來發展,然而,截至目前,國家審評審批部門尚未收到人工智能醫療器械的注冊申報,這一方面是因為新產品研發需要一定周期,另一方面也說明從技術研發到產品落地,仍有諸多難點需要破解。
擺在企業面前最現實的問題是——人工智能器械需要更“智慧”發展。
首先,要致力于解決臨床需求的痛點、難點。產品到底能解決臨床的哪些問題,其應用場景究竟何在?對這些問題,如果沒有科學的調研和冷靜的思考,產品后續的發展之路將難以為繼。
其次,要致力于人工智能技術與醫療機構原系統相融合,與醫生相協同。以輔助診斷類人工智能軟件為例,對疾病早期篩查的準確率對醫生來說并非“剛需”,對于疾病的定性仍需憑醫生經驗判斷,篩查軟件扮演的還是輔助角色。如何通過人工智能對海量數據的深度學習,為手術方案和患者預后提供經驗建議,才是醫生和患者的需求所在。
第三,要致力于進口器械與中國用戶的契合度。除了自主研發,人工智能醫療器械在中國的發展離不開引進國外產品。在此過程中,應充分考慮進口產品與中國用戶需求的契合度,避免進口產品進入中國臨床出現“水土不服”。
最為關鍵的是,創新也要抓機遇,要抓住并用好戰略機遇期。2017年,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描繪了未來十幾年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宏偉藍圖,確立了“三步走”目標:到2020年人工智能總體技術和應用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實現重大突破、技術與應用部分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要達到這一目標,人工智能醫療器械研發者既要大膽嘗試,大膽突破,又要冷靜思考,智慧發展。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提升檢驗檢測能力
藥品檢驗檢測是藥品監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藥品監管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十四五”國家藥品安全及促進高質量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對加強檢驗檢測體系建設進行了專門部署,將檢... 2022-04-22 12:19評論|加強應急體系和能力建設
藥品安全是最基本的公共安全,直接關系公眾生命健康和社會穩定。加強藥品應急體系和能力建設,對切實維護藥品安全形勢穩定尤為重要。《“十四五”國家藥品安全及促進高質量發展規劃》(以下簡稱... 2022-04-01 14:27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