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監管根基——各地落實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四有兩責”綜述
2015年終專稿(11)
2015年6月11日,全國加強食品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北京召開。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副主任汪洋提出了食品安全工作“四有兩責”的要求。根據要求,各地在完善基層治理體系、下沉監管力量、筑牢監管網底、推動“四有兩責”在基層落地生根上進行了有益探索。
頂層設計 強力落實“四有”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局長畢井泉在全面部署“四有兩責”要求時指出,地方政府對食品安全有屬地管理責任,負責建立完善有責、有崗、有人、有手段的“四有”目標;國家和省級監管部門要著力防范系統性、區域性風險,對監管部門監督不力、失職瀆職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要嚴查嚴究。
在2015年8月20日召開的黑龍江省落實“四有兩責”工作現場推進會議上,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副主任、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副局長滕佳材指出,落實“四有兩責”是實現食品藥品監管“四個最嚴”的重要前提,是守護食品藥品安全的重要舉措,是建立健全基層食品藥品監管體系的重要保障。
黑龍江省積極落實“四有兩責”,把有責、有崗、有人、有手段“四有”納入省委、省政府《關于全面加強公共安全工作的意見》進行部署,將食品藥品安全納入市(地)綜合考核分值。黑龍江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做好頂層設計,出臺了地方“四有”量化考核指標,從省、市、縣三級分層推進。目前,該省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機構組建逐步到位,全省食品藥品安全責任逐步落實,落實“四有兩責”工作初顯成效。
甘肅省食品藥品監管局按照省政府《關于改革完善市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體制的實施意見》,制定食品藥品監管所規范化建設實施意見、建設規范和達標驗收辦法,明確10個大項50個分項的建設標準,從基礎、機構、隊伍、制度、快檢、經費等重點環節實施基層監管所規范化達標建設。
甘肅省局局長高建邦告訴記者:“甘肅省地方政府普遍加大了對基層監管所業務用房、工作經費、設施設備等方面的投入,基層監管所基礎不斷夯實。甘肅省局2015年投入專項資金2000多萬元,目前已建成418個規范化鄉鎮監管所,其中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縣等部分縣區所有鄉鎮監管所通過達標驗收?!?
山東省委、省政府分別召開常委會議和常務會議,研究貫徹全國加強食品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落實“四有兩責”的具體措施。明確提出,要堅持守土有責、黨政同責,從省委、省政府做起,各級黨委、政府都要負起責任,切實把中央要求落到實處。推動地方政府落實“四有”要求,夯實監管基礎。省、市、縣三級全部組建了行政監管機構和稽查執法機構,鄉鎮(街道)全部建立了基層監管機構,總數達1834個,省、市、縣、鄉四級均設立食安辦。
“山東省編辦印發文件,規定在縣級機構改革中,已經設立食品藥品監管局的,繼續保持獨立設置;已經進行‘三合一’綜合設置的縣(市、區)市場監管局,增配正科級食品藥品監管局(食安辦)專職副局長(副主任),鄉鎮(街道)市場監管所增配所長級專職副所長,并將食品藥品安全作為市場監管的首要職責,把主要力量放在食品藥品監管上,內設的食品藥品業務機構與整合前相比不能減少。”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局長馬越男說。
力量下沉 切實履行“兩責”
縣鄉兩級食品藥品監管機構是落實“四有兩責”的直觀體現。縣鄉兩級監管機構直面消費者和行政相對人,其監管的好壞直接影響全系統監管工作的整體走向。如何在確?!八挠小钡幕A上全面履行“兩責”,發揮好縣鄉兩級監管機構作用,成為擺在各地有關部門面前的重要課題。
甘肅縣鄉兩級監管機構通過建機制、打基礎、謀發展,全面落實日常監管“網格化”、“痕跡化”要求;基層嚴格落實檢驗責任,2015年快檢設備運用率普遍提高,將定期抽檢逐步向時時檢驗轉變,重點加強了食品中農藥、獸藥殘留和非法添加的快檢,檢驗能力得到明顯提升。與此同時,甘肅省局建立“雙隨機”督查考核機制,加大對各市州、縣市區的飛行檢查和督查調研頻次,2015年先后集中開展食品藥品飛行檢查4次,對發現的安全問題和隱患,及時通報地方政府和監管部門認真整改處置。市州局也加大了對縣鄉兩級“兩個責任”落實的督促檢查。甘肅省2015年共立案查處食品藥品案件8010起,搗毀制假售假窩點23個,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刑案件140起,刑事判決5起。其中,縣鄉兩級查處案件占到了全省的80%。
湖北省食藥安辦出臺了湖北省食品藥品安全考核辦法,從省市縣三級分級推進“四有兩責”落實。要求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市縣兩級監管部門履行好“兩責”:對企業日常監督的檢查責任,高風險的企業至少一周去檢查一次;對食品中農獸藥殘留和非法添加的抽檢責任,對食用農產品至少每個月或每兩個月抽檢一次。同時要求食安委各成員單位,要依法履行各自責任,齊心協力把好食品“從農田到餐桌”每一道關口。
2015年,山東省局與發改、財政等部門聯合在全省開展“監管執法能力提升年”活動,全面提升監管執法能力。累計投入2億多元,用于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儀器購置和場地建設等,17個市全部建立檢驗檢測機構,15個取得食品檢驗資質??h級檢驗檢測機構整合步伐明顯加快,目前已有76個完成整合,40個取得食品檢驗資質。2015年,山東省局通過飛行檢查撤銷和收回藥品GMP證書8張,共吊銷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1245張,全省持證藥品批發企業減少200余家。
廣西在食品藥品監管領域內實行全品種、全環節、跨鄉鎮區域綜合執法,通過鄉鎮街道食品安全委統籌協調農業、水產畜牧獸醫、工商、公安、教育、衛生計生等基層站所,打造聯合執法平臺,構建食品藥品監管綜合執法體系。在全國率先實施食品生產企業質量安全年度審計報告制度、質量受權人制度。健全食品藥品安全信息公布管理制度,制定出臺食品安全抽檢及信息發布工作的實施意見。支持農產品批發市場、超市等建設食品安全快檢室和配置專兼職檢測人員,安裝LED顯示屏,及時公開食品藥品安全抽樣檢驗、行政許可、監管執法、行政處罰等信息。2015年,廣西共公布食品藥品監督抽檢信息26期、案件信息3200件,約談企業法人108人次。
陜西省堅持在政府主導下推廣網格化監管模式,截至2015年年底,全省縣以下全部實行了食品藥品網格化監管,厘清監管責任,夯實監管基礎,提升監管效能,逐步形成政府負責、部門履職、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四位一體”監管體系。
陜西省局局長胡小平介紹:“陜西省在推進網格化監管工作中,注重發動社會力量,形成強大的監管工作合力。一方面,在一級網格(縣級層面)由政府出面搭建食藥、公安、檢察、法院等部門參加的打擊危害食品藥品違法犯罪行刑銜接機制,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研究重大食品藥品違法犯罪案件的查處工作,共同打擊食品藥品違法犯罪行為;另一方面,在二、三級網格著重聯合城管、交通、衛生、教育等部門組織開展校園周邊、城鄉接合部等重點地域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形成聯合執法‘新常態’,取得良好成效?!?
廣西區局局長韋波接受記者采訪時強調:“要實現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形成嚴密高效、社會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體系,讓人民群眾吃的放心’,必須以落實‘四有兩責’為基礎,不斷完善基層監管、市場和社會‘三位一體’的治理體系。推動‘四有兩責’落地生根,體制改革必須到位,監管體系必須健全,專業性必須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必須落實,綜合協調職能必須給力,有效調動多元主體參與治理的積極性,從而實現食品藥品安全從‘監管’走向‘治理’,推動食品藥品安全事業發展?!?nbsp;(本報記者 陳冠如)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2017中國食品藥品網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