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食品安全種子播撒到每個人的心里——回眸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
2015年終專稿(5)
2015年6月15日,由18個部門舉辦,以“尚德守法 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為主題的“2015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在全國展開。活動以宣傳貫徹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為契機,全面推進食品安全法治化進程。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副主任汪洋在開幕式上指出,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乃善治之前提。治理食品安全必須秉持法律這一準繩,用好法治這個手段,推動食品企業樹立尚德守法的責任意識,拓展群眾參與食品安全的有效途徑,營造全社會共治的良好氛圍。
本屆活動聲勢浩大,效果顯著。從中央到地方,從食品企業到消費者、從學校到社區、從專題講座到親身體驗……各類活動精彩紛呈、亮點迭出,使食品安全宣傳滲透到了每一個角落,播撒到每一個人的心里,激發起人人參與的高度熱情。
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我國是一個食品生產消費大國,在當前食品安全問題易發多發的歷史階段,保障食品安全必須標本兼治、德法并舉。
在2015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啟動儀式上,來自社會各界的500多名代表進行了熱烈討論,普遍認為,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著力構建了最嚴格的覆蓋全過程的監管制度。這部被稱為“史上最嚴”的《食品安全法》,充分反映了人民意志,順應了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標志著我國食品安全工作在法治化軌道上邁出了重大步伐。
國家食藥監管總局局長畢井泉在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重大活動——國際食品安全會議上闡述,近年來,食藥監管總局按照“四個最嚴”的要求,努力建立統一、權威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完善以《食品安全法》為核心的食品安全監管法律法規,加強食品安全風險防范,督促廣大生產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按照《食品安全法》“建立科學、嚴格的監督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國家總局將對現行《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進行細化、補充和完善,以提高執法水平,強化執法能力建設。
參加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首日活動的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金發忠表示,農業部門將在《食品安全法》的基礎上,修訂《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使兩者形成有機的整體,搭建兩法并行、各有側重、相互銜接的法律框架。
衛生計生委相關負責人在開幕式上也表示,將根據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修訂完善食品安全標準、風險監測評估、食源性疾病管理等配套規章制度,實行嚴格的風險評估制度。
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胡穎廉在首日食品安全論壇中總結道,法治是現代社會治理的基本方式,以法治來推動食品安全治理,能夠贏得社會的高度關注和積極認同。法律越嚴格,越有利于市場的良性發展。
隨著《食品安全法》的出臺,各項法律空白的填補,食品安全法治化建設步伐將加快,法治化理念將深入人心。
社會共治落到實處
在2015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主場活動暨第七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上,與會代表圍繞2015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的主題展開討論并達成共識: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是從根本上保障食品安全的治本之策,同時需要相關職能部門與社會多元主體在法治框架下盡職盡責,協同共治。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韓大元在論壇上高度評價了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明確將‘社會共治’作為基本原則之一,就是要通過有獎舉報、食品安全信息發布、媒體監督、食品安全責任保險以及行業協會與企業的合作等不同形式,動員全社會成員共同參與食品安全治理過程。”
從2011年啟動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由9個部門參與到2015年由18個部門共同舉辦,從十幾個省市開展活動到2015年31個省市區及上千個區縣參與的聲勢浩大的宣傳,從一兩個主題日活動到今年從中央到地方都舉行豐富多彩的主題日宣傳活動,社會共治已不再是掛在嘴邊,而是踏踏實實的落到了實處。
宣傳周期間,陜西省食藥監管局在西安市未央區盛龍廣場舉行宣傳活動,接待群眾咨詢6000余人次,發放宣傳資料2萬冊;黑龍江省的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在15個市(地)、67個區縣同步舉行,幾十萬群眾參與其中。食品安全宣傳已進社區,下基層,步入千千萬萬個家庭。
“食品安全治理是個系統工程,每個食品安全的參與者都做好自己的本分,就是對社會共治的貢獻。”今麥郎集團董事長范現國在2015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食品安全論壇上一語點透。
政府主導、企業亮劍、百姓參與的全社會共同治理食品安全的局面已經形成。
科技助力食品安全
“互聯網+”是當下最火暴的詞語。而2015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最大的亮點之一就是科技在食品安全的應用,“互聯網+”與食品安全的融和。
宣傳周期間,在食品安全論壇分論壇——科技創新與食品安全上,河北省食藥監管局巡視員劉驍悍現場演示了“藥安食美”的操作:用手機軟件掃描某品牌黃牛肉包裝上的條碼,手機馬上顯示出查詢結果,包括產品名稱、品牌、規格、生產單位名稱、企業信譽信息、監管部門監督抽驗結果……在企業信譽信息一欄有3條不良記錄,點開不良記錄,顯示出這個企業曾經用病死豬肉做過包裝臘肉香腸,而信息來源是CCTV官方報道。劉驍悍說:“看到這樣的信息,相信每個消費者都能做出判斷,這樣的商品要不要購買。”
在商務部舉行的食品安全宣傳周主題日——超市追溯體驗活動中,“E追溯”微信公眾號受到了消費者的熱烈追捧。“E追溯”微信公眾號可以追溯產地、基地負責人、生產管理標準、農殘檢測報告及基地編號照片等等信息。商務部牽頭利用物聯網建設的追溯體系,已形成“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的信息鏈條。
在貴州省食品安全宣傳周啟動儀式上,貴州省食藥監管局牽頭開發的手機“食安測”APP吸引了不少觀眾。打開手機掃一掃食品包裝的二維碼,不僅可以知道該食品的“前世今生”,還能學到選購食品的各種小知識。
食品安全檢測系統、大數據監控食品違法犯罪,互聯網科普宣傳、二維碼防偽、拉曼技術檢測地溝油……2015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從各個方面為我們展示了食品安全離不開科技,科技支撐食品安全。
在“科技創新與食品安全”分論壇上,國家食藥監管總局科技與標準化司副司長顏敏表示,目前食品安全各類風險交織,在監管人力、財力、物力等不足條件下,依靠科技手段構建嚴格的、科學的、覆蓋全過程的食品安全監管制度,是關鍵時期食藥監管實現國家戰略部署的需要。
科普宣傳更接地氣
科普宣傳年年做,但2015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的科普宣傳與往年截然不同,將抽象、晦澀的食品安全信息通過易見、易懂、易普及、易參與的方式開展是2015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最耀眼的亮點。整個活動和每個分項目都不局限于教條式的宣講,而是采用群眾喜聞樂見、參與度高、互動性強的傳播方式。
中國科協主題日活動通過網絡開展的科學知識沙龍,吸引了眾多的觀眾參與,現場觀眾通過微信平臺提出的諸多問題,來自食品界的專家都給予了科學回答。
廣西區柳州市食藥監管局組織的“食品安全看我的”群眾互動活動,通過食材限時大采購、廚藝大比拼、撕名牌大作戰等趣味活動,使食品安全宣傳形式新穎、更接地氣,吸引青年人踴躍參加。
在青海省食品安全宣傳周啟動儀式上,青海省食藥監管局舉辦的“食品藥品安全知識花兒大獎賽”,民間歌手圍繞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群眾關注的食品安全事例,創作表演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安全花兒唱詞和曲藝節目,贏得了觀眾的熱烈歡迎,提升了群眾對食品安全知識的效果。
在中國國際食品安全與創新技術展覽會上,色彩鮮艷、風格活潑的海報展板更是吸引了無數參觀者目光,“食品中的鋁致癌嗎”“反式脂肪酸安全嗎”……這些簡潔的標題,生動的畫面,清晰的圖表,讓一個個食品安全小知識直觀易懂。
在2015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的重頭戲——“食品安全走進連鎖品牌企業”活動中,家樂福超市以“品質、科學、健康”為主題,在全國70個城市233家門店做展板、發海報,在科普貨架幫助消費者識別合格、安全的食品。國家食藥監管總局副局長王明珠指出,連鎖品牌企業眾多門店與消費者近距離接觸,打通了科普宣傳的最后一公里。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2017中國食品藥品網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