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政同責,健全食品安全責任體系——一論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51家企業在69種保健酒、配制酒中違法添加西地那非等化學成分,42批次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合格,6家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食品安全審計不同程度存在安全風險,2批次嬰兒配方乳粉檢出阪崎腸桿菌,11批次酒類和調味品不合格……近一段時期以來,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連續曝光多起食品安全事件,昭示了國家總局認真落實“四個最嚴”、守護“舌尖上安全”的堅定決心。同時,也應清醒認識到,食品安全形勢依然嚴峻,加快建立科學完善的食品安全治理體系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經過新一輪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改革,各地在食品安全監管方面,尤其是人、財、物等方面,都得到了進一步加強,但是由于改革剛剛到位,食品安全責任體系不健全、監管責任不明確的問題依然突出。一些地方在食品安全的領導責任上還不明確,監管體系還沒有完全理順,監管脫節現象時有發生,企業主體責任沒有得到有效落實,安全管理存在不少“盲區”。加上經濟下行壓力下滋生的地方保護主義,一些地方對食品安全事故查處和責任追究失之于軟、失之于寬等,離人民群眾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
食品安全,關系著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食品安全工作如何,直接反映出各級黨委、政府對社會的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因此,有效遏制食品安全事件發生,改變當前部分地方食品安全失守的狀況,必須按照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7月18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8次常委會研究安全生產工作時強調的,建立健全“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責任體系,充分發揮黨委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形成黨政同責、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健全食品安全責任體系,樹立正確政績觀是關鍵。對于食品安全工作,習總書記指出:“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給老百姓一個滿意的交代,是對我們執政能力的重大考驗。”這要求各級黨委、政府要把食品安全工作擺到重要的議事日程,把群眾的生命健康放到首位。“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就是要各級地方黨委、政府充分認識到食品安全工作的極端重要性,牢固樹立抓經濟發展是政績、抓食品安全也是政績的正確政績觀,始終繃緊食品安全這根弦,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食品安全的關系。各級黨委、政府要把國務院關于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改革的要求作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對食品安全工作人、財、物的投入,既要保證本級落實到位,又要作為考核督查下級黨委、政府的“指揮棒”,督促地方各級黨委、政府不折不扣落實,確保食品安全監管機構健全、人員到位、設備精良,食品安全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地方黨委、政府要通過建立強有力的激勵約束機制,把食品安全工作與經濟發展的各項工作同步規劃、同步部署、同步推進,不斷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健全食品安全責任體系,必須發揮地方黨委總攬全局的核心作用。“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同樣適用于食品安全監管。地方黨委是黨在一個地方的執政代表,是調動一切社會資源的權力樞紐。各級黨委、政府要認真研究制定出臺符合當地食品安全實際的“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制度、文件,進一步明確黨委管什么,政府管什么,分管領導管什么,相關領導管什么,監管部門管什么,行業管理部門管什么,不同崗位監管人員管什么等,科學合理定責定崗,從上到下一級一級理順職責,構建食品安全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無縫監管網絡,進一步消除責任盲區,形成黨委、政府統一領導,黨政“一把手”親自抓監管,帶頭抓落實,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與相關部門合力推進的工作機制。
健全食品安全責任體系,必須狠抓責任落實。責任是否落實,關鍵是“一把手”要發揮帶頭人、領頭雁作用。黨委特別是“一把手”親自抓,才能真正牽動食品安全工作的全局。各級黨委政府“一把手”要把食品安全工作列入黨委、政府議事日程,定期聽取本地區食品安全工作情況的匯報,切實做到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案件親自督辦。要站在操作層面想問題,站在實地研究工作,確保食品安全責任落到操作層面、落到最基層、落到直接責任人身上。要層層落實責任,層層傳導壓力,認真履行監管職能,仔細查找食品安全工作“短板”,有針對性地采取補救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要堅決做到違法必究、追責必嚴。不僅要對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的責任企業“打到痛處”,而且要讓黨委政府工作人員失職瀆職者付出“痛”的代價,追究責任要讓責任人有切膚之痛,吸取教訓要讓人刻骨銘心,落實整改要促使人痛改前非,讓全社會都受到警示教育。只有這樣,食品安全才能黨政同心、萬眾一心,齊抓共管,徹底鏟除各種制約食品安全工作的頑疾,迎來河清海晏的新局面。(本報評論員)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2017中國食品藥品網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