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慶后代表:用百姓聽得懂的聲音傳遞食品安全知識
“我認為要加強食品安全全民教育,要用老百姓能聽得懂的聲音去傳遞食品安全科學知識,促進全社會食品安全基本認知的形成。”
“網上銷售食品企業要去政府有關部門登記,銷售者要擔負起銷售安全食品的責任。”——宗慶后
3月6日,全國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后就一些食品安全熱點話題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記者:您今年的提案內容是什么?
宗慶后:我今年的提案是關于食品安全科普宣傳的。
食品安全問題備受社會各界關注。國家各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近年來做了大量工作,我國的食品安全形勢有所改善。現在不少食品安全熱點問題并不是真正源于食品安全事件,而是科學真相與消費者認知之間形成了信息真空,客觀上加深了公眾對食品安全的憂慮。
我認為,要加強食品安全全民教育,要用老百姓能聽得懂的聲音去傳遞食品安全科學知識,促進全社會食品安全基本認知的形成。尤其兒童作為食源性疾病易感人群,是食品安全觀念、行為形成的關鍵人群,因此也是食品安全教育的重點對象。建議國家及各級政府進一步加大投入,重視食品安全知識相關教學材料的編寫工作,通過學校基礎教育的普及,讓食品安全科普教育成為國民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逐步提高全民食品安全素養。要通過科普宣傳使廣大消費者具備辨別假冒偽劣產品、過期食品的基本能力,了解什么是食品的腐敗變質及食品腐敗變質的原因和危害;掌握預防食源性疾病的基本要點,如保持食物潔凈、生熟分開、煮透食物、在安全溫度下貯存食品和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料等,引導公眾形成多吃水果、蔬菜,控制脂肪、鹽等的攝入,均衡膳食,飲食與運動平衡等基本的健康飲食觀念。
記者:食品生產經營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您作為第一責任人,是怎樣確保生產的每一件產品安全的?
宗慶后:我生產的產品,我是第一責任人。我們在企業內部建立了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檢驗中心,確保原材料安全,確保供應商提供合格的原料,在自己能夠控制的范圍內將產品安全風險控制好。
記者:目前,國家倡導企業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您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
宗慶后:建立食品安全風險追溯體系并沒有增加企業的經營成本,自實現食品安全追溯后,生產工人的責任心更強了。我們企業現在每個崗位的每個生產環節都有準確的記錄,如果查出哪個崗位出了問題,可以追溯到流水線上的個人。也就是說,現在北京某個胡同小賣部內銷售的任何一款娃哈哈產品,都是可以追溯到我們企業內部流水線上生產該產品的工作人員。
記者:現在網購食品是個流行趨勢,有關網購食品安全責任問題,您有何看法?
宗慶后:現在許多網絡商家為了爭量,都在虧本賣產品,這樣會將企業的價格體系搞亂,網絡商家低成本的無序競爭,會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而且,現在網購食品安全監管的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消費者維權困難。例如:網上銷售的奶粉,有不良商家會將普通奶粉的生產商標刮掉,再貼上一個名牌商標,消費者無法辨識該產品的真偽。
因此,我認為,網上銷售食品的企業要去政府有關部門登記,銷售者要擔負起銷售安全食品的責任。在前段時間召開的中國互聯網大會上,馬云也說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方便了百姓生活的同時也帶來各種風險,現在亟須政府對其加強管理。
記者:現在有一個說法,就是我國的食品安全標準比歐美等國還要嚴格,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宗慶后:我國的食品安全標準比歐美等國嚴格,說的是審批標準、制度的嚴格,但是嚴格的核心應該是政府在監管和執行標準上有沒有做到位。
在食品安全標準的制定上,我建議不可以讓地方、企業來定,食品安全標準應該由國家有關部門制定,因為該標準是強制性標準;而產品質量標準則可以由地方、企業定,然后經國家有關部門審核。千萬不要混淆食品安全標準和產品質量標準。
記者:中國經濟新常態,是當前出現頻率最多的熱詞,您認為食品行業在發展提速進程中如何才能適應新常態?
宗慶后:雖然我國GDP是在下降的,但是我國現在的GDP基礎非常大,所以GDP增長7%也是一個很大的增長量。
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百姓收入高了,生活條件好了,就會要求擁有質量更高更優的產品,這就會倒逼我國食品生產企業提高產品質量,生產安全、高質量的產品就將成為新常態。
我建議國家減少企業稅賦,企業可以將這些錢用于提高生產工藝和產品質量,從而給消費者提供更好更安全的食品。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2017中國食品藥品網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