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抹黑”食品添加劑
近日,一條【看到這10種食品添加劑謹慎購買!】的微博被人們瘋狂轉發,這條微博稱有10種食品添加劑,如果過量攝入,可能會患上心血管疾病,有的甚至有致癌風險!這10種添加劑分別是聚糖酸酯、焦糖色素、糖精、溴酸鉀、BHA和BHT、氫化植物油、亞硝酸鹽、偶氮甲酰胺、角叉菜膠及硫酸銨。這幾種物質都是食品添加劑嗎?真的那么可怕嗎?
解析網絡流傳的“黑名單”
偶氮甲酰胺和硫酸銨是食品添加劑,分別可作為增白劑、發泡劑和調節劑,用于改善面團彈性、韌性;焦糖色素可以作為著色劑用于醬油、可樂、咖啡等飲料中;糖精是一種甜味劑,廣泛用于各種甜飲料中;BHA和BHT是兩種常用的抗氧化劑;角叉菜膠,其實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卡拉膠,可作為增稠劑使用;亞硝酸鹽是一種常用的防腐劑和護色劑,在我們常吃的火腿腸中就有使用。這7種物質都是我國政府批準使用的合法食品添加劑,在食品加工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而溴酸鉀是一種已經被我國禁止的添加劑。溴酸鉀曾被認為是最好的面粉處理劑之一,在面團發酵和烘焙過程中加入溴酸鉀可以增加面筋的強度和彈性。然而后來研究發現,溴酸鉀具有一定的致癌性,可使動物的腎臟、甲狀腺及其他組織發生癌變。世界各國先后禁止溴酸鉀用于食品加工,我國也早在2005年就禁止使用溴酸鉀了。
這份名單里還有兩種物質在我國并不算食品添加劑——蔗糖聚酯和氫化植物油。蔗糖聚酯(SPE)本質是脂肪酸酯,它是蔗糖和脂肪酸的酯化產品,是一種新型脂肪替代品,可以在食品加工中代替部分脂肪。我國衛生計生委批準蔗糖聚酯作為新資源食品,所以嚴格來說,在我國,蔗糖聚酯并不是食品添加劑。不過,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則批準蔗糖聚酯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蔗糖聚酯在食品中可以發揮乳化劑的作用。氫化植物油是一種人工加氫的油脂,也叫“人造奶油”,可以用于蛋糕的制作,但不屬于食品添加劑,而是一種食品原料。氫化植物油給人體帶來健康風險的主要是反式脂肪酸,但現在的工藝完全可以生產出零反脂的氫化植物油,消費者平時注意食用量就不會有安全隱患。
“黑名單”不靠譜更不可信
通過分析,我們不難看出,這份所謂的食品添加劑“黑名單”中提到的10種物質,有兩種不屬于食品添加劑;而其余8種食品添加劑中,有7種是我國合法的食品添加劑,另一種已經明確禁止使用了。這7種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只要是符合《GB2760 食品添加劑使用安全標準》規定的使用范圍和最大使用量,就可以認為沒有安全問題,消費者可以放心食用。可見,這份所謂的食品添加劑“黑名單”根本不科學。
近年來,網絡上流傳出不少食品添加劑“黑名單”,比如,“10種最有害的食品添加劑”、“10種食品添加劑對健康最有危害”、“10種食品添加劑很危險”……這些“黑名單”里提到的食品添加劑各有差異,還有很多如蘇丹紅、三聚氰胺等非食品添加劑物質。這種隨意給食品添加劑列“黑名單”的行為夸大了食品添加劑的危害,造成了消費者的恐慌。事實上,我國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有2000多種,這些食品添加劑是經過了科學評估的、可以用于食品中的,只要按照國家標準使用,都是安全的。因此,消費者不必相信網上流傳的食品添加劑“黑名單”,更不要被這些“黑名單”所迷惑。
目前,我國沒有設立任何形式的食品添加劑“黑名單”。為了保障食品安全,我國印發了一份《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容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名單》,這個非食用物質名單也經常被人們稱為“黑名單”。值得消費者重點關注的是,這些物質都不是食品添加劑,不能用于食品中。消費者切勿將非食用物質與食品添加劑混淆。 (作者為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食品安全專家)
延伸閱讀 兒童牛奶需要食品添加劑嗎?
近日,部分媒體報道稱“兒童牛奶含有多種食品添加劑,甚至高達10種以上,會增加兒童腎臟和肝臟負擔,并建議兒童盡量少飲用兒童牛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兒童牛奶里真的有這么多食品添加劑嗎?這些食品添加劑對兒童身體健康有影響嗎?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特別邀請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副校長、教授孫寶國及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任發政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解答。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對兒童食品沒有明確規定,兒童牛奶可以按照普通食品生產與管理。
《〈食品營養強化劑標準〉(GB14880-2012)問答》中第二十九條對兒童的定義有明確解釋,即已滿36個月但不滿15歲的個體。由于36個月齡前的嬰幼兒的生理機能(尤其是消化機能)處于逐步完善階段,因此其所食用的食品有嚴格的管理規定和相應的標準,如嬰幼兒配方乳粉;國家標準對36個月齡后的兒童食品沒有明確規定,可以按照普通食品生產與管理。
兒童牛奶可添加適量營養強化劑和必要的食品添加劑。
一般兒童牛奶配方中含奶量為95%左右,白砂糖3%~4%,其余所添加的成分應符合GB2760-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及GB14880-201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標準》的要求。兒童牛奶配方中常見的物質成分有:生牛乳、白砂糖、聚葡萄糖、低聚果糖等,屬于普通食品原料;魚油提取物等屬于新資源食品原料;乳鐵蛋白、維生素E等屬于營養強化劑;單硬脂酸甘油酯、蔗糖脂肪酸酯、海藻酸鈉、三聚磷酸鈉、抗壞血酸鈉、卡拉膠、食用香精等屬于食品添加劑。
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是安全的,食品添加劑有毒與食品中含有食品添加劑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從毒理學角度來看,部分食品添加劑是具有毒性的,但是食品添加劑有毒與食品中含有食品添加劑根本不是一回事。比如:嬰幼兒配方乳粉中也有氯化鎂(鹵水主要成分),氯化鎂不但是食品凝固劑,還是食品營養強化劑;氫氧化鉀是強堿,只要不超過一定的量,用在食品中就是安全的。因此,食品添加劑本身可能具有一定毒性,但離開“量”談毒性是不科學的,只要按照標準規定的使用量和使用范圍在食品生產經營中使用,對人體健康是無影響的。
專家建議:
1.考慮到兒童營養需求和口感特點,依據國家相關標準,乳品企業應充分考慮兒童的生理發育特點,嚴格管控食品質量與安全,開發生產兒童食品,建議標準制定部門加快制定相關標準。
2.食品企業在使用食品添加劑時,應嚴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相關標準,確保食品安全。
3.加大對食品添加劑的公眾科普,尤其是針對媒體組織的科普。(國文)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2017中國食品藥品網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