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局突出抓好七個環節扎實推進廉政風險防范管理
本網訊 近日,吉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決定,在局機關和直屬單位開展廉政風險防范管理,并專門制發了方案,做出具體部署。同時強調突出抓好七個環節,確保廉政風險防范管理工作取得扎實成效,最大限度地降低腐敗和不正之風發生的機率。一是抓教育。堅持教育先行。通過學習討論,使大家充分認識到風險是潛藏在自己身邊的隱患,開展廉政風險防范管理,是促進干部職工廉潔自律的客觀需要,是推進食品藥品科學監管的有力保證,是組織的愛護、是對個人的保護,從而為廉政風險排查和防范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二是抓查找。組織各處室、單位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逐個崗位、逐個事項、逐個環節清查行政權力,并將清理出的權力逐項列出行使依據,報局里審核,未經此次審核確認的權力日后不得行使。通過全員排查、專題審議、廣泛評議、專家評審、組織審定等方式,查找決策、執行、操作管理過程中的思想道德、崗位職責、制度機制和社會關系等方面存在或潛在的風險,確保查準、查全、查深。三是抓評估。組織力量對查找出的廉政風險點和風險內容進行分析,根據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大小、頻率強弱、危害程度高低等因素,劃分不同的風險等級,進行風險排序,實行分類、分級管理。對過于集中的權力,進行合理分解和科學配置,特殊崗位、特殊情況實行必要的公務回避。四是抓制度。加強權力設置制度建設。設置權力要明白精準,有清晰的權力邊界、權力主體、權力幅度、權力責任,使權力行使者、相對人和監督機構一目了然。加強權力配置制度建設。明確崗位職責,強化處室、單位內部和處室、單位之間既統一協調又監督制約的機制,避免權力過于集中或相互扯皮。加強權力運行制度建設,用制度來規范權力的運行程序和方式,盡量減少并及時制止權力越軌,結合實際情況,將各種自由裁量權細分成若干等級和檔次,讓自由裁量空間由“個人說了算”變為“制度說了算”。五是抓公開。對除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外的行政權力事項,要無一例外地公開。創新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的形式和載體,充分利用網絡、媒體、新聞發布會等多種形式公開政務信息,便于社會監督。六是抓監控。通過信息監測、定期自查和垂直抽查等方式,對制度機制落實、權力運行過程、個人行為和社會交際進行動態監控,把監督管理的視野、觸角和措施落實到各個具體崗位和每一個人,細化到權力行使的各個環節。對存在風險苗頭的進行告誡,造成一定影響的進行責任追究,避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演變為違紀違法行為。逐步建立各項行政權力運行的程序監控、數據收集、日常監管和風險預警系統,使每個環節、崗位的操作內容均全程記錄在案,實現權力運行的全程公開、可查可控可追溯。七是抓整改。定期匯總分析風險防控情況,研究風險處置任務,及時整改存在的問題。年末歲初,根據實際情況和發生腐敗問題或不良行為的特點規律,重新調整界定廉政風險點,修正風險內容,查找反腐倡廉教育、制度、監督和廉潔自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改進完善防范措施。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2017中國食品藥品網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