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更年期不能硬扛
健康時報記者 劉橋斌
在10月18日“世界更年期關懷日”來臨之際,由中華國際醫學交流基金會創立的我國首個更年期保健公益平臺----中國更年期關愛組織網站(www.cn-mps.org)在京成立。中華國際醫學交流基金會理事長宗淑杰、全國婦聯機關黨委副局長侯鳳蘭、首都青年記者協會副秘書長史斌、著名乳腺癌專家江澤飛教授、北大醫院婦科專家白文佩教授等出席會議,呼吁全社會要關注和重視更年期女性的身心健康問題。
公益網站搭建更年期保健平臺
活動現場,嘉賓在掌聲中共同點亮水晶球,宣布中國更年期關愛組織網正式開通。中國更年期關愛組織網是由中華國際醫學交流基金會主辦,全國婦聯、首都青年記協、中華醫學會給予支持的公益性中文網站,旨在用專業全面的視角關注圍絕經期女性健康問題、普及更年期保健知識、傳播“關愛自我、珍愛生命”的健康理念。
專家認為,更年期女性是一個長期被大家遺忘的群體,但卻是一個龐大的人群,我國有1.6億更年期女性。更年期對90%以上的女性會造成嚴重的近期和遠期健康影響:女性一般將自40歲左右開始進入更年期,即從生殖年齡向絕經期過渡,50歲前后卵巢功能徹底衰退,在此階段,潮熱、多汗、抑郁、焦慮、失眠等更年期綜合征將使大多數女性受到困擾,再歷經10到15年,骨代謝和心血管及脂代謝障礙等多種問題的折磨將會降臨到多數女性面前。如果不重視,她們將會出現骨質疏松、泌尿生殖道萎縮等遠期并發癥,同時更年期也將為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腫瘤等老年病埋下隱患。絕經后婦女的心血管發病率比未絕經同年齡段的女性高2到6倍。
與會領導和專家希望通過這個專業的健康平臺,科學治療更年期疾患,提高生活質量,推遲骨質疏松和心腦血管病等老年慢性疾病的發生,這將極大地減輕國家的負擔,更有助于促進家庭和社會的和諧,同時呼吁女性一定要主動學習相關保健知識,更自信地正視更年期的現狀,愛惜自己,健康、從容、高質量地度過這一特殊時期。
家人關愛幫女性安度“多事之秋”
在會議上,北大婦科專家白文佩教授介紹說,處于更年期的女性不僅生理上被各種不適所侵擾,心理落差也會突然加大。除了對于衰老的恐懼,這個年齡還恰逢孩子的青春期反抗,疏遠父母,常使母親傷心失落;而丈夫面對妻子的變化或麻木不仁,或疑神疑鬼,也加重妻子的心理創傷。
專家提醒,處于更年期的女性更需要被家人重視、關愛、體諒和包容,必要時要多提醒甚至陪伴她們及時就醫、預防老年疾病,陪伴和幫助她們順利度過這一“多事之秋”。
白文佩建議更年期女性尤其要增強保健意識,在感覺自己在“扛”的時候,就應該就醫尋求幫助,不要“熬著”。因為更年期綜合征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她介紹說,我國目前已從德國引進了非激素類植物藥(莉芙敏),此藥的主要成分是非洲黑升麻的根莖萃取物,作為世界上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通過臨床研究,證實能夠安全而有效緩解圍絕經期綜合征的現代標準植物藥,莉芙敏在國外已安全使用40年,是治療更年期的首選藥物。該藥正式引入國內剛剛1年多時間,多項試驗和臨床研究報告已充分證實其緩解更年期多種癥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2017中國食品藥品網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