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藥物誘發哮喘
支氣管哮喘患者應用某些藥物可誘發哮喘或使哮喘加重,無哮喘病史的患者亦可因使用某些藥物而引起哮喘發作,均統稱為藥源性哮喘。理論上,任何藥物都可能作為過敏原而誘發哮喘。目前,已知能引起哮喘發作的藥物有數百種之多,臨床上常見的有:
解熱鎮痛藥 如阿司匹林引起的哮喘,發生在鼻息肉、神經性鼻炎及增生性鼻竇炎的患者身上較多。通常于服藥后0.5~4小時發作。它比一般性哮喘發展迅速,癥狀嚴重而持續,甚至會致死。吲哚美辛誘發的哮喘,可出現在用藥后15分鐘左右,患者也可能在用藥當夜突然從睡眠中憋醒,常喘得無法平臥。同樣,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保泰松、甲酚那酸、萘普生、雙氯芬酸和吡羅昔康等也不容忽視。因為它們均會與體內前列腺素合成而致哮喘。
鎮咳藥與鎮痛藥 如可待因、嗎啡、噴他佐辛等,均有促進體內組織胺釋放作用,引起支氣管痙攣而發生哮喘。
降血壓藥 如利血平、胍乙啶等,也可導致哮喘或使哮喘惡化。
抗心律失常藥 如普萘洛爾、阿普洛爾、吲哚洛爾、心得平等,可使支氣管平滑肌收縮,隨之呼吸道阻力增加,誘發哮喘甚至加重原有哮喘病情。即使應用含有普萘洛爾或噻嗎洛爾的滴眼液,也可誘發哮喘,嚴重者也可致命。故哮喘患者或患有喘息型支氣管炎及阻塞性肺氣腫等疾病者,均嚴禁使用這些藥物。
利尿藥 如速尿、依他尼酸、螺內酯、氫氯噻嗪等,若長期應用,可使痰液黏稠度增加,招致排痰障礙,故哮喘患者應慎用。另外,治療尿崩癥的鼻吸入劑尿崩停,過敏體質的人吸入后4~6小時,也可誘發哮喘。
抗膽堿酯酶藥 如新斯的明、吡斯的明、安貝氯銨及加蘭他敏,皆可激發或加重哮喘。
抗生素、激素與生物制劑 如青霉素、鏈霉素、氫化可的松、促腎上腺皮質激素與菌苗、疫苗、抗血清、抗毒素及酶制劑等,均屬于抗原或半抗原。此類藥物進入人體后,即與相應的抗體結合,促使肥大細胞或嗜堿細胞脫顆粒,并釋放組胺或慢性反應物質等,造成支氣管平滑肌強烈而持久地收縮,以致發生哮喘。
由此可見,哮喘患者應該慎用或禁用上述藥物。一般患者使用后,若出現哮喘,應警惕這可能是藥源性哮喘,需立即去醫院診治。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2017中國食品藥品網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