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看中醫再坐堂 冷思監管要到位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近日表示,今年將全面恢復被禁6年的中醫在藥店坐堂行醫的傳統,方便居民在社區和家門口接受有效、簡便、便宜的中醫藥基本衛生和保健服務。在恢復的同時,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還將出臺相應的“坐堂醫”規范制度。
2000多年以來,坐堂行醫一直是中國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問診形式。不過,由于利益的驅使,一些“坐堂醫”開大處方,誤導、誘騙患者購買各種藥品的現象不斷出現,甚至還引發了一系列的醫療事故,于是有關部門在6年前全面禁止中醫坐堂。但取締合理,開禁合情,此次恢復中醫坐堂的大背景是為了有效地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難題,符合當前提出的構建“人人享有基本衛生保健服務”的醫改思路。
對于中醫再坐堂,多數患者是持歡迎態度的,因為作為正規醫療體系的補充,患者可以從“坐堂醫”那里相對方便、快捷地享受到醫療服務。沒有大醫院人滿為患的壓力,醫患雙方可以輕松愉快地進行溝通和交流,這對于醫生了解病情、對癥下藥,患者知情同意、配合治療都相當地重要。
當然,人們對于“坐堂醫”有可能再開大處方,誤導患者購買貴重藥品的顧慮依然存在。對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出臺的“坐堂醫”必須取得中醫執業醫師資格后從事5年以上臨床工作,“坐堂”的藥店必須有獨立的至少50平方米的中藥飲片營業區,“坐堂醫”只能開中藥飲片,不許開成藥、西藥、保健品等規定能否落到實處,也有所擔心。這樣的顧慮和擔心也并非杞人憂天,想當初若不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關部門也不會對“坐堂醫”一刀切地全面叫停。
既然時代的需求讓險些退出歷史舞臺的“坐堂醫”重新回歸,無論從中醫藥的長遠發展計,還是從整個國家的醫療體系改革的發展計,有關部門對“坐堂醫”的門檻設置應該抬高,制度設計務必全面,監管不能再無力,不但在“坐堂醫”資格審查、“坐堂”藥店場地設備條件審批、“坐堂醫”行醫規范要求上必須嚴格,在制度規范執行過程中也應加強監管,發現問題,可以依照規定立即從重、從嚴處罰,使中醫坐堂這種傳統模式在推行過程中能夠趨利避害。
此外,中醫藥的行業協會也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香港中醫協會的做法可資借鑒。他們對每一家中藥店和中醫師都進行備案記錄,發現違規行為,就會扣分,累計超出行業標準后,立即淘汰出局。
政府的監管加上行業的自律,才會引導“坐堂醫”們重新秉持大醫精誠的原則,讓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實惠,不負當初恢復“坐堂醫”的初衷。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2017中國食品藥品網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