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碭山縣:“借船出海”建項目 粉絲產業促振興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 日前,在安徽省碭山縣周寨鎮劉暗樓社區的粉絲晾曬場里,一掛掛,一排排,淺黃色的粉絲條在陽光的照曬下,逐漸曬干拉直。在晾曬場南面,新建成的粉絲產業園里,周寨鎮謝樓村青年農民侯文彬在冷庫里指揮工人安裝冷凍機器設備,他高興地說:“我們現在安裝機器設備,元旦后公司開始試生產,到春節后就可以正式大規模投入運營了。以后,我們全鎮的紅薯就可全部就地加工成粉絲,農民群眾種植的紅薯再也不愁銷售了;另外,脫貧戶還可以在粉絲產業園里打工,不出遠門就可找到工作,增加家庭收入。這一切,多虧了咱們的邊旭縣長,給我們聯系協調建設的這個粉絲產業園項目。”
安徽省碭山縣是國家藥監局定點幫扶對象。推動碭山縣持續推進鄉村振興是國家藥監局的一項重要使命。2021年,按照國家藥監局黨組安排,國家藥監局醫療器械注冊管理司綜合處處長邊旭接棒到碭山縣掛職任縣委常委、副縣長。一到碭山,邊旭就將工作目光投到發展粉絲產業。
產業園區推動粉絲加工轉型升級
碭山縣盯緊產業合作,利用安徽省廣德市的幫扶資金,大力發展“造血”“精養”產業,不斷激發內生動力,創新“新型經營主體+基地+脫貧戶”發展模式,以精深加工、品牌創建為重點,延長產業鏈條。共投入縣域結對幫扶資金1500萬元,發展粉絲產業園和民宿兩個產業項目,通過縣域結對幫扶有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
周寨鎮粉絲產業園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的產業項目。據周寨鎮黨委副書記陳鑫軍介紹,周寨鎮地處安徽省最北部,北與江蘇省豐縣相鄰,多年來周寨鎮農民有種植紅薯的傳統,現已發展種植紅薯1000多畝;并有手工加工成粉絲的習慣,由于傳統手藝好,粉絲產品質量高,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謝樓村青年農民侯文彬最先發現了這一商機,他在外地打工多年有一些積蓄后,經過考察外面市場,發現粉絲的市場需求量大,決心把家鄉的傳統手藝發揚光大。2011年,侯文彬返鄉創業,在劉暗樓社區成立安徽雙合食品公司,購買機器設備,收購當地的紅薯,專門加工生產粉絲。通過使用傳統工藝,進行工廠化大規模常年生產,并注冊“雙合牌”粉絲商標,現在每天加工生產出粉絲20噸,銷往全國各地,由于物美價廉,產品供不應求。
在侯文彬的帶動下,該鎮也建立了幾家粉絲加工廠,但是大多是小型的家庭手工作坊式,無法適應市場的需求,成為制約周寨鎮粉絲加工產業發展的“瓶頸”。邊旭到周寨鎮調研時發現了這一問題。為做大做強周寨鎮粉絲產業,研究決定利用縣域結對幫扶產業項目中的廣德市幫扶資金1000萬元,建設周寨鎮粉絲產業園。
據周寨鎮黨委書記丁建波介紹,目前周寨鎮粉絲產業園項目新建成鋼結構水磨石地面廠房一座,面積7000平方米,2000平方米速凍冷庫1座,400KV變壓器一臺,廠區地面硬化3000平方米,深水機井1眼,以及下水道、消防設備等相關配套設施。項目投入運營后,能切實增強粉絲產業持續發展動力,在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的同時,可帶動60戶脫貧戶就業增收。
打通生產銷售動脈
在邊旭的聯系協調下,廣德市三兄弟薯業公司還與安徽碭山雙合食品公司簽訂了《結對幫扶合作協議書》,雙方在合作經營、技術培訓、市場開拓等方面開展合作。雙方協商約定,廣德市三兄弟薯業公司與碭山雙合食品公司簽訂首批產品訂單260萬元,雙合食品為三兄弟薯業代加工紅薯粉絲,三兄弟薯業以每噸7000元的單價首批收購紅薯粉絲371.43噸。日前,安徽雙合食品公司總經理侯文彬已收到三兄弟薯業預付的定金2萬元。
連日來,侯文彬每天到周寨鎮粉絲產業園指揮工人安裝粉絲加工機器設備。作為周寨鎮5個村的聯建扶貧項目,產業園成為5個村的集體資產,由侯文彬承包管理,每年向5個村繳納60萬元租金,將增加五村的集體收入。作為龍頭企業,侯文彬的雙合食品公司已入駐產業園,他還整合了附近的6家粉絲加工小作坊,元旦后共同入駐產業園。在他帶領和統一管理下,粉絲產業園實行加工生產統一標準、統一品牌、統一銷售,每天可加工生產粉絲200噸,努力做大做強周寨鎮粉絲加工產業。
看著建成的粉絲產業園,侯文彬內心充滿喜悅,又規劃出粉絲產業的發展藍圖:一是拆除掉產業園周邊廢棄的破舊養殖鴨棚,以每畝租金900—1000元的價格,流轉土地300畝作為粉絲自然晾曬場,保持粉絲的原有風味;二是成立種植專業合作社,建立紅薯種植生產基地,流轉土地2萬畝,引進紅薯優質品種,采用高效種植方法,高質量發展現代農業,形成紅薯生產、淀粉加工、粉絲加工和銷售等一體化產業,吸納更多的脫貧戶在種植基地和產業園里打工,帶動農戶增加收入,促進鄉村振興。(李艷龍)
(責任編輯:宋佳薇)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