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開展食品藥品質量提升行動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記者李江映) 近日,云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云南省食品藥品質量提升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全面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通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到 2020 年,基本建立政府主導、企業自律、部門監管、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食品藥品安全治理體系,食品藥品安全形勢持續向好,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主要食品安全評價性檢測合格率達98%以上,藥品安全評價性抽驗總體合格率穩定在97%以上,治理能力、產業發展水平和人民群眾滿意度明顯提升。
《方案》提出,健全法規制度體系,開展 《云南省食品安全條例》地方立法工作,修訂 《云南省藥品管理條例》。完善標準體系,逐步建立覆蓋食品全生命周期的標準群,構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企業標準協同發展的新型標準體系。繼續開展中藥材標準、中藥飲片炮制規范、醫療機構制劑標準的制定修訂工作,完成100個中藥材標準、中藥飲片炮制規范和400個醫療機構制劑標準的修訂;探索研制中藥配方顆粒、破壁飲片等新型中藥飲片質量標準;大力開展藥品標準物質研究,完成菊苣和苦木2個國家標準物質標定工作,每年完成3—5個藥品標準物質的研制;全面推進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工作,有序推進藥品注射劑再評價工作;全面提升食品藥品檢驗能力,實現保健食品、化妝品注冊檢驗零突破,對省產醫療器械、藥包材檢驗能力分別達到90%和95% 。
《方案》明確,鼓勵食品企業按照良好生產經營規范組織生產經營,建立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體系(HACCP)和食品安全管理體系(ISO22000 )等質量管理體系,嚴格監督食品藥品生產經營企業實施質量管理規范、技術規程等,持續開展餐飲業質量提升行動;強化農村食品藥品質量安全監管,推進農村食品統一配送,全面加強食品小作坊和小餐飲、小食雜店等食品攤販的綜合治理;設置 “農村便民藥柜”、解決邊遠地區農村群眾購藥難問題,強化農村藥品安全監管、提升村衛生室藥品質量安全管理規范化水平,嚴肅查處游醫藥販、防止假劣藥品流入農村地區。
《方案》強調,要重點開展乳制品、茶葉、白酒、過橋米線等重點食品和食用植物油塑化劑防控、食品添加劑 “超范圍、超限量、非食品原料生產暠和 “地溝油”整治等專項行動,深入開展學校及周邊食品安全、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專項整治,深化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專項整治,繼續開展特殊藥品、非藥品冒充藥品、中藥材、中藥飲片、植入性醫療器械等專項整治行動;健全完善食品藥品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機制,探索建立食品藥品行業禁入制度,嚴格落實 “黑名單”制度,加大對行業長鏈條、跨區域違法犯罪行為的深度打擊力度,始終保持對食品安全犯罪嚴打高壓態勢。
《方案》要求,各市(州)要將食品藥品質量提升行動作為 “一把手”工程,充分發揮各級食品安全委員會及其辦公室的作用,協調各職能部門配合協作;要建立健全食品藥品質量提升行動定期督查通報工作機制,將落實情況作為對各級政府、有關部門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督查和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省市場監管局、省藥監局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考核檢查,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
《中國醫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使用。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