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打造國家級食品安全市“升級版”
今年6月,陜西省食品安全委員會印發《關于2017年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結果的通報》,寶雞市人民政府榮獲食品安全工作A級等次,受到通報表揚。2017年6月,國務院食安辦授牌命名寶雞市為第一批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這標志著寶雞市在食品安全責任落實、執法力量擴充、監管體制建設、社會共治共享等方面有了很大提升。創建沒有終點,食品安全工作永遠在路上,授牌是榮譽,更是一種責任。寶雞市委、市政府提出,要保持好、鞏固好、提升好創建成果,必須在新的起點上更進一步,以源頭控制和過程監管為重點,以機制創新和制度完善為突破口,切實加強全程監管,健全監管體系,以社會認可和群眾滿意為目標,全力打造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升級版”,努力實現人民群眾飲食安全的愿景和目標。
陜西省副省長、寶雞市委書記徐啟方(前排右一)檢查食品安全工作
黨政同責 夯實創建成果
寶雞市持續深化黨政同責,以健全的責任體系夯實食品安全基礎,不斷提升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成果。
食品安全責任體系進一步健全。各縣(區)政府健全完善了由市、縣區政府主要領導任主任的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了《寶雞市食品藥品安全目標責任考核辦法》《寶雞市食品藥品安全行政責任追究暫行辦法》。市政府與縣(區)政府、縣政府與鎮政府(街道辦)簽訂食品安全目標責任書,落實食品安全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制度,實行嚴格的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今年9月28日,寶雞市委、市政府印發了《關于落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各級黨委、政府的食品安全工作責任。
切實發揮考核的“指揮棒”作用。堅持日常考核定性指標、年底考核定量指標相結合,堅持公平、客觀原則,不斷優化考核評價體系,并引入第三方參與考核,切實發揮食品安全考核工作的導向作用。督促各縣區把食品安全監管作為綜合執法的首要職責,努力構建高效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同時,按照屬地管理和分級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健全完善市、縣區、鎮街、行政村(社區)四級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在1729個村、164個社區配備食品安全協管員,充實監管力量,全面推行食品安全網格化監管,提高監管效能。
持續推進示范創建工作。扎實開展省級食品安全示范縣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縣區創建工作,建立常態化示范創建機制,鞏固提升創建成果,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目前,該市已建成省級食品安全示范縣區6個、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區4個、鎮街食品藥品監管示范所42個,另有14個鎮街食品藥品監管所通過省級示范所驗收。全市各級各類示范單位達1350多個,示范創建起到了典型帶動作用,實現了監管工作的創新突破。
繼續夯實監管基礎。堅持監管重心下沉,強化工作指導,督促各縣區建立保障機制,加大資金投入,著力解決人員不足、經費不夠、裝備不齊、能力不強等突出問題。明確鎮街監管所事權劃分,明晰監管責任,增強工作主動性;深入推進網格化監管,織牢織密監管網絡,消除監管盲區,實現全覆蓋、無縫隙監管;對標國務院食安辦印發的《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標準(修訂版)》和市政府辦公室印發的《寶雞市鞏固提升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成果工作方案》,切實做好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鞏固提升工作,并緊盯目標任務,強化工作責任,加強督導檢查,推動各項任務落實。
寶雞市組織餐飲企業開展“放心年夜飯”承諾簽名活動
齊抓共管 深化全程監管
寶雞市充分發揮各級食安辦牽頭抓總的作用,綜合協調食安委成員單位齊抓共管,形成合力,深化食品安全全程監管。
在源頭治理方面,環保、農業、水利等部門落實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開展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深入開展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復技術運用試點,分區域實施土壤改良、地力培育與治理修復。實施農業標準化戰略,進一步提升“三品一標”數量,目前該市無公害農產品產地達189個,認證產品240個,產地規模40281.3公頃。推廣綠色防控技術,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不斷提高。加強農業投入品使用監管,深入開展農藥獸藥殘留綜合治理。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和綜合監管平臺建設,努力實現食用農產品生產源頭可追溯。開展水產健康養殖,杜絕使用“三無”投入品,大力推進漁業健康養殖示范創建工作。
在食品生產環節,下發《年度食品生產環節監管檢查計劃》,與食品生產企業簽訂《食品質量安全責任書》,組織全市食品生產企業負責人進行業務培訓,重點抓好食品生產全過程風險點控制和檢驗能力核查,通過飛行檢查、警示約談、專項整治、風險預警提醒等工作督促企業全面落實主體責任。大力推進重點和高風險食品追溯體系建設工作,截至今年10月底,乳制品、白酒企業已經基本建成追溯體系,40%以上肉制品和食用植物油企業建成追溯體系。此外,寶雞市還積極實施食品生產企業風險分級管理工作,在全省率先做到風險分級工作“五統一”(統一評定程序、統一評定標準、統一結果運用、統一檔案管理、統一信息公示),實現監管關口前移與動態管理,提高監管效率,科學防范食品安全風險。
在食品經營環節,對該市1.5萬多家食品經營單位進行風險分級評定,完善監管信息檔案。開展省級“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和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創建工作,促進食品經營企業規范經營,嚴把市場準入關。加大對生鮮肉和冷凍肉制品經營戶檢查頻次,對節令食品、“五毛”食品和散裝白酒開展專項整治和專項抽檢,確保重點品種經營環節質量安全。大力開展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專項整治,嚴厲打擊利用會議營銷、健康講座等形式違規銷售和違法宣傳保健食品行為,凈化保健食品經營環境,保障食品消費安全。
積極實施餐飲業質量安全提升工程,穩步推進餐飲業量化分級管理,全市動態等級評定率達96%。積極推進“陽光廚房”建設,全市大型以上餐館、學校食堂、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中央廚房全部建成視頻形式的“陽光廚房”。加強網絡訂餐監管,對網絡訂餐第三方平臺實施約談。與教育、衛生等部門建立常態聯席會議制度,共享互通信息,同步推進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市政府制定《寶雞市校外托餐機構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對校外托餐機構實施備案管理,進一步規范校外托餐經營行為。該市投資8300萬元,建成日處理能力200噸的餐廚廢棄物無害化處理項目,主城區餐廚廢棄物集中收集處置率達80%以上,實現了餐廚垃圾集中收運、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
寶雞市市長惠進才(前排右二)在今年春節期間檢查節日食品安全工作
風險監測 嚴查違法行為
近年來,寶雞市圍繞風險監測技術支撐體系建設,加大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力度。同時,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對違法犯罪行為保持高壓態勢,形成強力震懾。
該市整合了寶雞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檢測資源,提高食品檢驗能力,取得了CMA認證;積極爭取區域性食品安全檢驗檢測中心項目資金3300萬元,眉縣、千陽縣食品安全區域性檢驗檢測中心建成并投運;完善衛生部門檢測室建設,配備食品檢測設備38種,配備率達95%;今年,寶雞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中心實驗室已順利通過省質檢局和省農業廳聯合開展的實驗室“雙認證”現場考評。
食品風險監測體系建設的加強為監管執法和風險預警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寶雞市食品藥品監管、農業、水利等部門全面開展農產品、水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工作,不斷擴大抽檢覆蓋面,加大食品監督抽檢力度,并依法公布抽檢信息。加大對農獸藥殘留、重金屬和微生物污染等重點指標的抽檢監測力度,監督檢驗率達到4批次/千人以上。同時,加強食品安全輿情監測,完善應急預案,開展食品安全事件應急演練,有效應對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推進進口食品安全放心工程,落實進口食品進出口商備案注冊管理制度;加強進出口食用農產品和飼料安全監管,積極開展進出口食用農產品和飼料安全風險監控。
今年以來,該市集中開展了以食品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桶裝水、白酒、“五毛”食品等為重點的高風險食品專項整治,認真梳理食品生產經營及餐飲監管的薄弱環節,加大對旅游餐飲、農村集體聚餐以及誤食有毒動植物等風險隱患的排查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加強整頓治理,督促整改落實。截至目前,全市食藥監系統共受理食品安全投訴舉報376起,查處食品違法案件280余起,罰沒收入220余萬元。
同時,該市各級農業、工商、食藥監、公安等部門以食品安全“清源”“凈流”“掃雷”“利劍”四大行動為抓手,協調聯動、密切配合,以“零容忍”的態度懲治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努力形成全方位、全環節、全覆蓋的農村食品安全治理長效機制,不斷提高農村食品安全的保障能力和水平,取得了明顯成效。截至目前,公安機關偵破食品類違法犯罪案件44起,涉案價值1548.5萬元。
宣傳教育 推進共治共享
為努力構建“人人關心食品安全、人人參與食品安全”的社會共治格局,寶雞市積極通過食品安全大宣傳營造濃厚輿論氛圍,暢通社會監督渠道。
該市通過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六進”活動、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競賽、校園食品安全知識競賽、食品安全網絡互動等大型宣傳活動,形成宣傳聲勢,掀起宣傳熱潮,擴大宣傳效果,營造“全市動員、全民參與”的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氛圍。市、縣各相關部門積極豐富平臺載體,創新宣傳形式,完善運行機制,落實工作責任,構建起監管部門、企業、學校、社會、媒體共同參與的廣覆蓋、全方位、立體化的大宣傳格局。
據了解,寶雞市共有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加工小作坊、食品經營企業、餐飲服務單位等近4萬家,市場主體多,監管難度大。針對食品監管工作點多、線長、面廣的特點,該市聘請“三員”(協管員、信息員、社會監督員)充實了監管力量,全面參與食品安全城市共建。在鄉村設立食品安全協管員和信息員,提供食品安全信息,參與食品安全工作。同時聘請430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媒體記者、行業協會代表等作為食品安全社會監督員,監督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履行職責,監督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落實主體責任。
建立“紅黑榜”發布制度,通過政府網站和新聞媒體對遵紀守法、誠信為本的商家進行紅榜表彰,對違法違規、欺騙消費者的商家予以黑榜曝光。自2014年以來,已發布食品企業“紅黑榜”15期,其中27家企業榮登紅榜,39家企業列入黑榜,群眾對此反響強烈,對不法企業起到了強有力的震懾作用。
結語
通過打造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升級版”,寶雞市、縣、鎮、村四級分工明確、職責清晰,監管能力全面提升,實現了食品安全監管由分散低效向集中高效、檢驗檢測由多頭檢測向統一計劃、企業管理由被動監管向誠信自律、社會監督由單一監督向社會共治、應急管理由事后處置向事前防范的重大轉變,監管長效機制不斷健全完善,食品安全狀況穩中向好,社會各界主動參與食品安全工作的熱情高漲,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的滿意度不斷提升。(記者 賀一辰 通訊員 吳新成)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