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四聯創”環環相扣 農產品道道把關
南通農副產品物流中心的農產品檢驗檢測中心每天完成快檢600批次以上。
自2016年以來,江蘇省南通市以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為契機,以保障“菜籃子”安全為突破口,實施放心肉菜示范超市、農產品示范基地、示范農貿市場、示范經營戶的“四聯創”工程,建成全國領先的1000平方米物流中心檢測實驗室,每天完成快檢600批次以上;建成48家“六統一”模式(統一內部裝修、統一配備儀器、統一人員培訓、統一公示結果、統一外觀形象、統一績效考核)的農貿市場標準化快檢室,實現市區快檢服務全覆蓋,全面提升了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水平,讓通城百姓的“菜籃子”更安全、更放心。
一道一道過關卡
11月5日上午9點,南通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入口處,載著各種食用農產品的大小貨車接踵而至。南通農副產品物流中心是該市食用農產品批發環節的“總閘口”,農產品進入這里都要經過好幾道關口。
王同文開著裝有6筐芹菜的小貨車在閘口處停下,他下車填寫了食用農產品“一票通”,上面詳細記錄著蔬菜的品種、重量、產地等信息。“今天我的三四百斤菜都來自通州先鋒鎮。現在管理越來越規范了,也很便捷,每次來了只要填好‘一票通’就行了,就是把所有信息都以統一格式寫在一張紙上,方便留存和追溯。”王同文填好信息,又從菜筐里隨機抽取了幾根芹菜交給工作人員。按照規定,南通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內設的農產品檢驗檢測中心每天10點前在入場車輛中隨機抽取樣品進行檢測。王同文開車來到蔬菜區入口處,再次出示信息齊全的“一票通”,才得以進入。
據介紹,今年6月1日起,南通農副產品物流中心蔬菜區正式實施食用農產品“一票通”制度。“已下發10萬張紙質‘一票通’給經營戶填寫,相關數據統一錄入食用農產品‘一票通’平臺。”南通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一票通”好似農產品進入市場的“入場券”,記載食用農產品的名稱、產地、生產者、銷售者、采購者等相關信息,通過食用農產品生產、批發、銷售、消費環節出具、索取、查驗、留存,有效實現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市場準入的有效銜接和全環節追溯,確保源頭安全。
一環一環保安全
上午10點,王同文車上隨機抽取的芹菜樣品與其他蔬菜樣品一同被送至農產品檢驗檢測中心。
取樣處理、添加試劑、送入農殘速測儀……經過檢測員馬青嚴謹的操作,約半個小時后,所有蔬菜農殘檢測結果出爐,并實時上傳至南通農副產品物流中心的大屏幕上。“每天檢測蔬菜600批次、肉類20多批次、水產品10批次。”馬青介紹,農產品檢驗檢測中心主要檢測項目有農獸藥殘留、甲醛、亞硝酸鹽、瘦肉精、抗生素等,一旦發現不合格樣品,會根據“一票通”平臺系統查詢產品來源,通知經營戶立即停止銷售,并抽取樣品進行再次復檢。復檢確認不合格后,會對該批產品采取下架、銷毀等措施,杜絕其流入菜市場、超市。
據了解,近年來,南通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著力建立以快檢手段為主的“四位一體”檢測體系,通過農副產品物流中心檢測、農貿市場自檢、監管部門聯動快檢、實驗室法定檢測這“四道關口”,對上市以后的食用農產品進行嚴格把關。
一著一著見實效
在南通,農產品從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需經歷重重“考驗”。過了批發市場的第一道關卡,所有農產品還要在菜市場和超市接受同樣嚴格的查驗。
在該市港閘區大潤發超市,每種蔬菜的外包裝都附有一個二維碼。前來買菜的市民石林拿出手機對著二維碼掃一掃,手機屏幕上立刻顯示出該產品的種類、產地、經營者等信息。石林說:“現在我們老百姓最關心吃得安全不安全,有了這個二維碼,手機一掃就能知道來源,真是既方便又放心。”
農產品信息可追溯、透明化,在港閘區永興菜市場里同樣可以實現。該市場入口處的電子顯示屏每天滾動播放著當天菜市場快檢室30批次農產品的抽檢結果。對前來買菜的市民而言,每天看抽檢結果已經成為一種消費習慣。據介紹,目前,南通市區已建成農貿市場食用農產品快檢室48個,實現市區菜市場快檢服務全覆蓋,檢測結果100%公示。
一步一步樹品牌
統計顯示,南通市食品安全群眾滿意率達79.6%,這得益于南通市創建放心肉菜示范超市、農產品示范基地、示范農貿市場、示范經營戶“四聯創”工程的穩步推進落實。在“四聯創”工程中,南通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積極落實種植養殖、經營過程控制、追溯管理、檢測監管、信息公示“五個標準化”措施,著力構建“四位一體”的檢測體系、“一票通”的溯源制度,推行全鏈條監管、全過程溯源、全方位提升、全行業自律的“四全模式”監管體系,建立了肉菜追溯的全過程查驗,實現了重點品種的全閉環監管,為百姓“菜籃子”安全優質全力保駕護航。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