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劍出鞘護食安——浙江省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工作巡禮
根據浙江省查處的保健食品欺詐案件改編的微電影《較量》
檢查生產經營主體34.7萬余家次,立案查處違法違規案件4600余件……至今年7月,全國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工作(以下簡稱整治工作)開展一周年之際,浙江省呈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從20余天冰天雪地蹲守,到數月“喬裝”臥底;從成立專門的預防欺詐與虛假宣傳“銀齡志愿者”隊伍,到自編自導自演微電影《較量》熱播;從將整治辦案納入食品安全縣考核標準,到專門立項研究建立整治工作長效機制……一段時間推出一個高潮,浙江撰寫著守衛人民群眾食品安全的整治故事,詮釋著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工作熱情。
無聲較量 在守護人民群眾的戰場
8月,伴隨著暑熱逐漸從甌越之地退卻,溫州市鹿城區的整治工作進入“清零”倒計時階段。
每天一大早,溫州市鹿城區市場監管局的林艷就直奔位于錦花路、水心路的幾家食品、保健食品經營店。林艷對記者說:“一待就是一天,看到穿制服的人員在,店主就不敢弄虛作假宣傳了。”
自從根除了在酒店開展的保健食品會議營銷,溫州市鹿城區市場監管局局長盧更生便將目光移向保健食品銷售店鋪。因為不能在酒店鬧騰了,有經銷商便召集老年人到店鋪推銷保健食品。
盧更生的應對策略很直接——監管人員每天到“忽悠”老百姓的店鋪“上班”,只要有虛假宣傳就立即干預。他告訴記者:“租一個店面成本很高,一般店鋪都耗不過兩個月。”
在盧更生的辦公室懸掛著一張一平米見方的表格——2018年度鹿城區涉嫌保健食品欺詐與虛假宣傳清零表。全區大大小小58家涉嫌虛假宣傳的店鋪,注銷的注銷,搬離的搬離,已經清理得差不多了。
派員臥底保健食品營銷企業,動員全區所有具備會議場所的酒店安裝攝像頭,派出監管人員到店鋪“坐堂”,盧更生妙招頻出。當地保健食品營銷業內一度流傳著“鹿城區市場監管局簡直就是妖怪”的說法。
“對付妖怪就要用妖怪的方法。”對于以上評價,盧更生哈哈一笑。
在鹿城區這個較量的戰場,市場監管部門無疑是勝者。“沒有轟轟烈烈,勝在決心和毅力。”盧更生坦言。
然而整治虛假宣傳的戰場,不只是細水長流,有時也會硝煙四起。
“正常售價345塊錢一瓶的普通保健食品,經虛假宣傳包裝,售價高達8280元。”浙江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副局長盧永福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在高利潤驅使下,不法分子不惜鋌而走險,形成巨大利益鏈條。要粉碎這個利益鏈條,絕不可能一蹴而就。
去年12月份,河南大地迎來了入冬首場大雪。不一會兒工夫,蹲守在雪地里的幾個人影已經和大地融成一片。聽口音,不是本地人。
他們來自臺州市黃巖區市場監管局和臺州市公安局黃巖分局。在查知當地兩家銷售有毒有害保健食品網店從河南進貨后,他們不遠千里北上“順藤摸瓜”。12月19日,經過近20天的蹲守,一舉擒獲周某等2名犯罪嫌疑人,并在其倉庫查獲一大批涉嫌違法物資。
20天的蹲守終有成效,然而案件的查處并沒有就此打住。周某從哪里拿的貨?今年1月20日,正值四九寒天,辦案人員再次北上河南,有了意外收獲:在一再追問下,犯罪嫌疑人朱某交代了其上線生產商劉某。
隨后,辦案人員連夜奔赴鄭州中牟縣。1月22日清晨,對劉某實施抓捕。此次出動先后抓獲4名嫌疑人,取締生產加工場所1處,查獲大量非法添加藥品成分的輔助降糖類保健食品及包裝材料、包裝機、封口機等設備。
生產窩點已經被搗毀,從理論上說,案件應該可以告一段落了。然而,辦案人員韌勁不減。
“我們當時又產生了一個疑問:劉某的生產原料從哪里來的?”臺州市黃巖區市場監管局稽查大隊副大隊長楊慧榮說。
今年3月12日,臺州市黃巖區市場監管局與臺州市公安局黃巖分局繼續聯手,經過11天的摸排和調查,將正在托運點發貨的張某抓獲。同時還查獲大批格列本脲等原料。3月23日,專案組進一步在安徽太和縣將張某的上線李某抓獲。經查明,李某以安徽民生醫藥公司的名義非法大量購買成品格列本脲藥品,后分銷給張某。
至此,從去年9月份就開始的共歷時近8個月的案件查辦告一段落。該案件摸清了藥品原料供應商、原材料生產窩點、保健食品灌裝商、成品包裝商、一級經銷商、二級經銷商及終端商在內的七級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的整體脈絡,抓獲犯罪嫌疑人14名,成功摧毀從原料銷售到網店銷售全環節的犯罪鏈條。
今年6月份,該案件作為浙江省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典型案件發布,反響廣泛,成為浙江省打擊網絡銷售有毒有害保健食品的范本。
“打擊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是一場戰爭,守衛人民群眾的財產和生命安全是這一戰爭的力量源泉。”盧永福說,“全省已經查獲的4600余個案件,每個案件背后都是一場較量。”
食品安全雙創宣傳文藝演出。
占領陣地 做群眾的主心骨
8月27日,記者在溫州市鹿城區市場監管局采訪期間,碰巧趕上該區居民陳秀玲送來“依法維權,為民服務”的錦旗。
陳秀玲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的受騙經歷,講到動情處一度哽咽。她是代表自己的丈夫和其他兩名受害者來的。“我們拿回了購買保健食品的錢款,感謝監管部門。”
“不僅取締他們,還要把他們騙取的錢都追回來。”盧更生對付欺詐和虛假宣傳商家絲毫不留余地,他說:“要利用好法律武器,讓犯法者受到嚴厲懲戒。”
“以后再有這樣的情況,記得把收據留好。”陳秀玲離開前,盧更生提醒道。
在盧更生看來,宣傳教育機會無處不在。在受害者領取被騙款項現場,監管部門專門派員發放宣傳材料,并開展宣傳教育。現場很多受害者熱淚盈眶。
在不少城市,宣傳活動還通過孩子架起了與老年人溝通的橋梁。杭州市通過中小學生發放200萬封“致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一封信”,詳述保健食品騙局。不少老年人紛紛表示:“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真是受教了!”舟山市開展“我心中的食品安全”少兒繪畫大賽,從600多幅參選作品中選出300幅通過微信等方式全市推送。活動參與人數達100余萬,收獲點贊36萬。
銀齡志愿者培訓。
寧波市市場監管局和市老齡委共同研究,建立了一支預防欺詐與虛假宣傳的“銀齡志愿者”隊伍。
“只要聲稱有疾病預防、治療功能的,肯定是忽悠;保健食品廣告和標簽、說明書中沒聲明‘本品不能代替藥物’的,也有貓膩……”6月26日,在寧波市市場監管局組織的食品、保健食品防騙培訓會上,退休老人們認真地做著筆記。他們有著共同的身份——寧波市打擊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非法會議營銷“銀齡志愿者”。
目前該隊伍志愿者數量超過380人,人人都是宣講員。他們還打入食品、保健食品會議營銷活動現場,及時了解“情報”,織起緊密的監控信息網。
衢州市則把宣傳陣地延伸覆蓋到每個鄉鎮街道。“將專家請進來,主動占領陣地。”衢州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錢先鳳介紹。衢州市市場監管局加強與老年人協會、社區鄉鎮合作,高頻次舉辦“關愛夕陽”老年人保健食品安全知識講座。衢州市柯城區市場監管局主動對接衢州本地廣播電視頻道,對知識講座進行報道,現場采訪參訓的老年人,了解老年人心理,傾聽老年人心聲;衢州市龍游區、江山區、常山區市場監管局走進老年大學、集鎮老年活動中心開展宣貫講座。
宣傳工作,既要潤物無聲,潛移默化;又要敲鑼打鼓,廣而告知。一動一靜,互為補充。
6月22日,浙江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與省委老干部局聯合舉辦全省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百場”宣傳活動啟動儀式暨微電影《較量》首映式。
浙江省食品藥品監管局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處處長鄭菊香告訴記者,局里有一整套宣傳方案,橫向動員老干局、老干部活動中心力量,縱向組織集中觀看微電影《較量》;另外還建立了科普工作站。在微電影《較量》開播前,播放5分鐘《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十大騙局》宣傳片。
據統計,截至今年7月份“百場宣傳活動”結束,共舉辦科普警示教育講座和播放宣傳視頻7064次,發放《食品保健食品防騙指南》、《食品、保健食品標識標簽識別》和漫畫宣傳折頁手冊等科普宣傳材料共50萬余份。
8月25日,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行動走進由浙江省政府新聞辦主辦的《有請發言人》電視節目,盧永福發布了浙江整治行動的系列舉措和成效,與群眾探討如何向保健食品欺詐銷售“亮劍”,引發社會廣泛討論。網友梅在“浙江發布”微信公眾號留言:老年人被騙高價買保健品的現象屢禁不止,這樣的宣傳片很有教育意義。網友王敏表示:為這類專項打擊點贊。
全省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百場”宣傳活動現場。
重塑機制 凝聚長久守衛力量
至今,一年多疾風暴雨般的整治已經滲透到浙江省的方方面面,喚醒了人民群眾對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的認識,重塑了整個保健食品營銷環境,重新布局了食品監管工作力量,留下了長久的整治隊伍。
——充分調動起群眾力量,舉報有獎。浙江省多個市縣實施有獎投訴舉報,以溫州市鹿城區為例,今年3月1日,該區市場監管局和區財政局聯合印發《溫州市鹿城區食品、保健食品欺詐行為舉報獎勵辦法(試行)》:按舉報金額10%獎勵舉報人,舉報一般違法行為封頂金額為30萬元;舉報系統性、區域性食品安全風險,舉報省級以上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認定的具有重大社會影響的案件等4種情形,獎勵金額不少于30萬元。截至8月份,浙江全省共收到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相關投訴舉報14799起,按時辦結件數14220起。
——促進行刑銜接深入實踐。嘉興市市場監管局和市公安局聯合發布《關于建立食品藥品領域違法犯罪打擊查處工作機制的通知》。規范案件線索傳遞,健全案件互移機制,強化聯勤聯動執法,推行聯合督導督辦。金華市市場監管局和市公安局聯合發布《關于建立打擊食品藥品違法犯罪行為檢測鑒定“綠色通道”的通知》及《移送涉嫌食品安全犯罪案件、線索規定》,強化食品藥品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有效銜接。今年2月份,杭州市市場監管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的實施意見》,規定在查辦案件過程中,發現違法行為可能涉嫌犯罪的,需要公安機關參與、配合執法的,可以商請公安機關提前介入。此舉充實了打擊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的力量。
——會議營銷得到有效制止。目前,金華市、舟山市、杭州市、寧波市、衢州市等均對會議營銷作出明確規范,要求酒店等會議營銷場所落實管理責任,根除會議營銷“土壤”。
——網絡銷售食品監管趨嚴。今年1月份,浙江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印發《關于督促落實網絡食品銷售第三方平臺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的通知(試行)》。督促網絡平臺嚴格審查入網經營者相關信息,建立入網經營者檔案,推進網絡平臺信息體系建設,加大網絡食品銷售違法行為打擊力度。
——保健食品廣告監管加強。去年9月份,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下發《關于切實加強廣播電視購物廣告監管的通知》,要求杜絕虛假、夸大、夸張宣傳等行為,對保健食品等重點領域違法廣告,嚴厲查處。今年4月份再次下發《浙江省互聯網媒介廣告信用評價管理辦法》,加強互聯網保健食品違法廣告監管。
——將整治嵌入食品安全整體工作。將整治工作案件查辦作為浙江省食品安全縣的考核標準,要求至少全省聯動辦一起,至少全市聯動辦一起,縣里至少辦一起。掀起整治辦案的高潮。
日前,記者來到位于溫州市鹿城區蒲鞋市新村73棟102室的一家店鋪,店主丁明亮向記者展示了換發的全新營業執照。該店已經正式由銷售保健食品轉為售賣有機大米等健康食品。
“一年多的整治工作下來,很多從事保健食品銷售的朋友都轉行了。”丁明亮告訴記者,“知道了虛假宣傳的危害,決不能再昧著良心掙錢。”
從丁明亮的身上,記者再次感受到了整治工作的力量。(記者 陳燕飛)
(圖片由浙江省食品藥品監管局提供)
相關閱讀1:較量,在打擊虛假宣傳戰場
相關閱讀2:這個盛夏,這也許是給父母最好的禮物……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