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將中小學生食品安全知識納入年度教育計劃
目前,聊城正在創建省級食品安全城市。今年兩會期間,市政協委員王學廣提交了《關于在中小學開展食品安全課程的建議》。對此,市食藥監局答復稱,聯合教育部門,將中小學生食品安全知識教育納入年度教育計劃。
王學廣在提案中說,隨著全社會對食品安全的不斷重視,孩子們接受食品安全知識的渠道也越來越多,但是這些知識零散不成體系,有些“假知識”甚至是謠言,孩子缺乏辨別力,家長又沒有專業知識,無法對孩子進行引導。因此,在中小學開展食品安全課程勢在必行,通過開展食品安全課程,可以倡導中小學生健康為構建完善的食品安全素質化教育體系,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王學廣建議組織編寫中小學食品安全教材和讀本,開辟食品安全選修課程,組織各種“食品安全進校園”展覽展示和宣傳活動,將食品安全知識滲透入同學們日常學習生活。
對此,市食藥監局表示,近年來,市食藥監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食品安全宣傳周”主題宣傳系列活動,以青少年為特定人群,開展“千家學校食堂開放日”和食品安全知識進學校活動,普及食品安全知識,2017年,全市開展食品安全知識進學校活動97個場次。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平臺作用,分別在聊城電視臺、聊城廣播電臺、聊城日報、聊城晚報、大眾網開設了“食藥安全在線”、“食安課堂”、“食品藥品安全”、“食藥安全”、“創建食品安全城市”、“食安聊城”專刊專欄專頁和市食藥監局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聊城食品藥品監管”和頭條號“聊城食事藥聞”進行了全方位宣傳。通過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增強了廣大師生科學、安全、合理的飲食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維權意識,養成良好的飲食用餐習慣。
2018年,市食藥監局將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食藥監局統一部署,持續加強對校園食品安全知識的宣傳力度,抓好中小學食品安全教育。聯合教育部門,建立校園內食品安全宣傳陣地,將中小學生食品安全知識教育納入年度教育計劃。采取電視、廣播、網絡、海報、校園宣傳等形式,持續開展食品安全進學校活動,通過設置宣傳標識、標牌和標語,擴大學校食品安全知識的覆蓋率,并在新聞媒體和“兩微一端”信息平臺及時報道,提升廣大師生對食品安全的認知水平,保障廣大師生的飲食安全。
市教育局答復時表示,目前我市中小學有近一半學校建有學校餐廳,管理方式大體有三種:一是學校管理經營,零利潤、校長負責制、嚴把進貨渠道關口,規范臺賬及索證的管理、規范操作加工、食品花樣繁多;二是提倡學校食堂由學校經營管理,取消對外承包或由餐飲公司管理模式,采取優質貨源相對集中供貨,取消供貨中間商,廠家直接對接學校餐廳,這樣既降低了成本又確保的貨源的安全保障。三是加大學校食品宣傳與普及力度,將食品衛生知識納入到校本課程中,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食品衛生知識和辨別食品質量的技能,杜絕“三五”食品進校園,利用主題班會、板報、演講、知識競賽等活動,大力宣傳食品衛生知識,讓學生深刻了解食品衛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017年市教育局聯合市食品藥品監督部門開展了聊城市學校食品衛生先進單位評選活動,經過專家全方位的評定,評出了13所學校為聊城市首批學校食堂衛生先進單位,同時也通報了一些食堂衛生條件差、管理不規范的學校。聘請了具有權威的食品衛生專家進校園,對食品安全進行專題講座與輔導。將食品安全、注意飲食、科學搭配食譜等內容,作為學校食品安全教育的主要課題。(記者 陳金路 通訊員 梁兆坤)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