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練磨利劍 實戰出精兵——2018年長春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演練側記
圖為應急演練現場。劉鵬璐 攝
“請問是朝陽食藥監管所嗎?我是長春市三十中學食堂食品安全總監,今天下午3點左右,我校有30多名學生出現了腹痛、腹瀉等癥狀,少數學生有惡心、嘔吐、發熱等癥狀,現在已被陸續送至區醫院救治。”電話中傳來了焦急聲音。
“好的,我們馬上向領導匯報。如還有發病學生請立即送醫院救治,現在立即封存食堂,從業人員不要離校,我們馬上派監管人員到你校食堂進行調查處置。”接電話的工作人員果斷地說。
這是9月19日下午舉行的2018年長春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演練中的一個場景。為建立健全應對食品安全事故運行機制,有效預防、積極應對食品安全事故,由長春市食藥安辦、長春市食藥監局主辦,長春市教育局、公安局、衛計委協辦,長春市朝陽區人民政府承辦的應急演練在長春市食藥監局朝陽分局應急指揮中心舉行。
演練采取現場模擬展示和實景預拍播放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演練事故級別為Ⅳ級食品安全事故,參演人員從指揮員到每一個隊員均為相關部門工作人員,按照事故發現與報告、事故分級與處置、現場調查與控制、新聞輿論與發布、應急響應終止5個場次進行演練。
事故模擬9月10日15∶00(以下均為模擬的日期與時間),長春市朝陽區醫院陸續接診了31例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的長春市三十中學學生,年齡最小的14歲,最大的16歲。經詢問,所有患者都在學校食堂吃中午飯,有共同的就餐史,當天中午食譜為炸雞腿、紅燒肉、白菜燉粉皮,主食為米飯。根據患者臨床癥狀及發病特點,初步懷疑是一起食源性疾病。依據《長春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長春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朝陽區政府迅速啟動食品安全事故Ⅳ級響應,成立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并由區食藥監、教育、衛計、公安、疾控等相關部門組成應急一分隊、應急二分隊、醫療救治組、檢測評估組、維護穩定組、新聞宣傳組、專家組等7個工作組,全面展開應急處置工作。
危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9月10日16∶30,應急一分隊、二分隊到達事故現場長春市三十中學學校食堂,對可疑俯沖樣品進行快速檢驗、采樣和危害控制。據應急一分隊現場調查,有從業人員手部傷口化膿。紅燒肉現場快速檢驗顯示,其金黃色葡萄球菌呈陽性不合格,由此初步判斷紅燒肉受到金黃色葡萄球菌污染。應急二分隊負責召回、下架、封存食堂有關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及相關產品等,控制流通渠道,防止危害蔓延擴大。醫療救治組組織朝陽區醫院建立救治綠色通道,迅速開展醫療救治工作。檢測評估組核實診斷后制定病例定義,對醫院就診的31名學生逐一進行調查,并將采集的嘔吐物、排泄物的樣本送至長春市疾控中心化驗室檢驗。維護穩定組則及時通知病患學生家長并對其進行情緒安撫。專家組根據現場調查、臨床癥狀、實驗室檢驗結果和流行病學調查綜合判定,此次食源性疾病事件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
與此同時,長春市、朝陽區兩級政府加強輿情監測工作,新聞信息組召開輿情分析會,組織專家、相關部門進行輿情分析。經監測,三十中學食品安全事件發生后網絡信息成直線上升趨勢,點擊量從零星、散發狀態,很快突破上萬次,并有愈演愈烈之勢。此時,在微信朋友圈、微博中出現了“長春市三十中學發生食物中毒,多名學生死亡”“某品牌豬肉有毒,千萬不要再采購”的虛假信息。
9月10日17∶05,長春市食藥監局朝陽分局通過官方網站、微信、手機短信和電視臺等發布食品安全警示,并在電視臺實時滾動發布事件調查和處置最新情況。公安機關通過技術手段鎖定發帖人的信息,查明發布該虛假信息的違法行為人,依法對其傳喚調查。
9月11日16∶00,長春市三十中學31名學生全部得到救治,且在事故發生24小時后無新的急性病癥患者出現,現場、受污染食品得到有效控制,事故的原因已查清,食品與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清理并符合相關標準,次生、衍生事故隱患消除。朝陽區應急指揮部召開會議,在聽取各工作組匯報和建議后,決定終止食品安全事故Ⅳ級響應。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讓人民吃得放心’,本次演練既是一次實戰練兵,也是落實十九大報告的具體舉措和行動。”長春市食藥安辦副主任于艇表示,此次演練全面檢驗了長春市食品安全監管和應急協作機制,鍛煉了食品安全應急決策指揮、救援處置、協同作戰及聯合監管能力。他強調,長春市各級應急管理人員要時刻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準備,進一步建立健全指揮靈敏、反應迅速、運行高效的應急救援體系,為全市人民“舌尖上的安全”提供更加強大的保障。(記者 葉陽歡)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