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安雙創”進行時】打造“食安新余”品牌
潔凈的餐具、放心的食材、規范的加工環境……這是百姓期望的食品消費環境,也是江西省新余市食品安全工作的努力目標。近年來,新余市食品藥品監管局以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為抓手,健全體系筑牢食品安全防線,堅決守住不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底線,全市食品安全形勢穩中向好。
高位推進創建
新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工作,為全力摘取這塊“國家”招牌,將食品安全示范鄉鎮和示范單位創建工作列入市委常委會年度重點工作,定期實行督查。市政府常務會專題研究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試點工作方案及有關工作部署,并成立了政府領導掛帥、多部門參與的創建領導小組,常態化研究部署創建工作。市人大、市政協通過專題詢問、監督檢查、視察等形式,合力推進創建工作有效開展。自上而下建立食品安全黨政同責體系,食品安全委員會及其辦事機構向鄉鎮一級延伸,并明確鄉鎮食安辦的辦公場所設在鄉鎮政府,強化組織領導和責任落實。將創建工作納入到市、縣級領導班子績效考核和綜治工作等考核體系,對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單位實行“一票否決”。
提升監管效能
新余市局不斷推進食品安全監管重心前移,無縫銜接,在全省率先完成食品安全監管職能整合,實現了生產——流通——餐飲全程監管。食品藥品監管執法力量增強,從146人增加到 463人,監管效能提升,工作亮點頻出。該局大力推進餐飲服務單位明廚亮灶工程,截至目前,全市497家餐飲單位完成明廚亮灶改造,21家餐飲單位被評為市級明廚亮灶示范單位,8家餐飲單位被評為第一批省級明廚亮灶示范單位。新余學院學生食堂因食材安全、環境優雅、管理規范被江西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譽為“全省樣板”。
圖為監管工作人員向群眾宣傳食品安全知識/攝影 錢國兵
創新監管模式
該局積極構建“監管部門+食品安全監督員+村級信息員”的監管新模式,動員社會力量共同參與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實現了縣、鄉、村三級食品安全全覆蓋監管,打通食品安全監管“最后一公里”。去年3月,該局聘請了15名媒體記者作為食品安全社會監督員正式“上崗”,協助開展宣傳教育,向百姓普及食品安全常識,跟蹤報道食品安全監管情況,監督并舉報食品生產經營者的違法行為,織密監督網絡,筑牢食品安全防控體系。農村是食品安全監管的“最后一公里”,為有效緩解基層監管力量不足的壓力,掃除監管盲點,該市出臺了《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食品安全監控網絡的通知》,在各個鄉鎮辦設立食安辦,并確定1名食品安全專干。在每個行政村和社區建立食品安全工作站,并聘請1名食品安全信息員。同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或者以獎代補等方式,明確食品安全專干、信息員每年報酬不低于2000元。該局在仙女湖區開展食品安全信息員試點工作,聘請54名村級食品安全信息員,第一時間報告違法線索和安全隱患,將觸角延伸到農村,掃除了盲區,提升了效能。今年以來,食品安全信息員累計開展日常巡查5456次,上報信息2015條,及時發現和排除食品安全隱患93次。
健全共治體系
為提升食品安全監管水平,該局制定了業務能力提升計劃,采取集體授課、現場指導、掛職輪訓等形式,對干部職工進行條塊性業務技術培訓。以政府購買服務形式,由協會組織承辦,對食品企業食品安全管理員、行政執法人員、企業負責人、鄉鎮政府分管領導等進行食品安全知識專業培訓,提高企業和社會各界對創建工作認識,贏得各界理解和支持。該局還制定了《新余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宣傳工作方案》,多方位、多載體、廣覆蓋開展創建宣傳造勢活動。在報刊、網站等開設創建工作宣傳、違法信息曝光等專欄,并開通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發布權威聲音。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