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龍祥:永葆“戰士”本色
- 作者:龐雪 邵小青
- 來源:中國醫藥報
- 2015-11-03 15:34
1994年,他獲得揚州市勞動模范稱號;1996年,他獲得江蘇省勞動模范稱號;2015年,他獲得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他就是泰州市首家上市制藥企業——濟川藥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曹龍祥。前不久,記者來到濟川藥業采訪曹龍祥,他堅定的眼神、敏銳的思維,還有那軍人氣質,給記者留下深刻印象。
臨危受命
打好改革“攻堅戰”
1998年,曹龍祥被泰興市領導“點將”,接手連年虧損、瀕臨破產的爛攤子——國營泰興市制藥廠。經歷6年軍營磨煉的曹龍祥,保持“戰士”本色,把“軍隊管理”模式引入企業管理中,上任初期,就勇于“亮劍”,打了一場漂亮的企業改革“攻堅戰”。
1999年,曹龍祥對泰興制藥廠進行改制,組建了濟川制藥有限公司。對原國有企業職工進行身份轉換, 150多人走向營銷市場,300多人下崗分流。改革激發了企業的活力,當年扭虧為盈。2001年,濟川藥業改制為民營企業,發展步入快速上升通道。2007年,曹龍祥確立了“三年翻一番”的企業發展目標。時至今日,濟川藥業已圓滿實現了兩個“三年翻番”目標。
“沒有大改革,就沒有大發展。”曹龍祥說。2013年,他再次“亮劍”,敲定企業上市目標。經過努力,濟川藥業于2013年12月順利上市,企業邁入規模化、資本化、國際化的跨越式發展軌道。2014年,濟川藥業成為“中國主板上市公司價值百強企業。
2015年,濟川藥業出臺了2015~2017年戰略發展規劃,開始中西醫藥、中藥日化、中藥保健“三業齊進”的戰略新布局,積極培育以兒科、婦科、消化科、呼吸科、老年病用藥為發展方向的產品群,同時深度開發“蒲地藍”中藥日化系列產品和保健新品。目前,濟川藥業研發的抗疲勞的五仙草膠囊、消除視疲勞的頤嘉片等已獲生產批文,即將投產上市。曹龍祥不斷改革創新的毅力,為企業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打造品牌
贏得市場“保衛戰”
在市場競爭中,曹龍祥實施的戰略是決勝千里,品牌先行。曹龍祥告訴記者:“醫藥產業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尤其是國家實行藥品分省招標采購政策,給藥品市場營銷帶來更大的風險和挑戰。要想順利中標,品牌是一個決定性因素”。濟川藥業投入500多萬元,與國內知名品牌建設咨詢公司合作,實施品牌戰略,確立了企業品牌、產品品牌定位。品牌,成為濟川藥業在市場競爭中所向披靡的一把“利劍”,為企業跨越式發展掃平了障礙。
濟川藥業是全國兒科用藥品種、劑型最多的廠家之一,其產品“抒羅康顆粒劑”成為國內兒科口服抗生素“第一品牌”。多年來,張伯禮、胡之璧、石學敏等10多位院士親臨濟川藥業考察指導,對企業堅持以研發兒科藥品為主攻方向,并在中醫理論基礎上做出的創新加以肯定,同時希望企業生產出更多更好的兒科用藥,造福中國兒童乃至世界兒童。
文化興企
開展決勝“持久戰”
“同舟共濟,海納百川”,曹龍祥精心塑造濟川藥業的企業文化,使之成為助力企業發展的軟實力。
當初接手泰興制藥廠時,全廠700多人,只有100多人正常上班,可用人員不足20%,大專以上學歷的僅剩6人。曹龍祥意識到,企業文化的不健全造成了員工的松散、慵懶,他決定把企業文化建設作為改革的切入點,重塑企業精神,激發員工斗志,調動生產積極性。同時,不斷從外部吸引人才,為企業的發展注入更多的新鮮血液。
為了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濟川藥業持續實施一張報紙、一本雜志、一個企業形象展廳等“九個一”的企業文化工程;組織員工學習國學經典著作,開展有德有為、守法守紀的“兩有兩守”活動;開展提高學習能力、做事能力,對公司忠誠、對同事坦誠的“兩能兩誠”活動,使企業員工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2015年初,濟川藥業又推出了“講勤奮、講紀律、講規矩”的“三講”管理理念,走上以文化治企、以文化強企、以文化興企之路。
曹龍祥還十分注重企業黨建工作。在濟川藥業的黨建成果展廳內,記者看到了豐富多彩的企業黨建活動資料。企業通過設立“紅旗黨員責任區”,建立黨員量化考核評估機制,有效地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2011年,濟川藥業首創的黨組織與企業干部員工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標上同心同向、行動上同心同力的企業黨建工作方法,被江蘇省委組織部定名為“曹龍祥同心工作法”,作為基層黨建工作“九大工作法”之一向全省推廣。2012年,這一工作法又被中組部列入“基層黨組織書記工作范例”向全國推廣。濟川藥業集團黨委多次被表彰為“泰州市紅旗黨組織”。
“實踐使我銘記,我個人的成長和企業的發展,都是黨領導和培養的結果。”曹龍祥坦然地表露了自己的心跡。(本報實習記者 龐 雪 通訊員 邵小青)
圖為濟川藥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曹龍祥(圖片由濟川藥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