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局公布藥品安全專項整治六大典型案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入開展藥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進一步解決影響藥品安全的深層次問題,全面提升全市藥品安全水平,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和身體健康,2009年至2011年,江西省九江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認真落實藥品安全責任,強化全過程監管,凈化醫藥市場秩序,促進醫藥產業發展,重點打擊制售假劣藥械行為,查處了一批假劣藥械案件,為人民群眾用藥用械安全筑起一道堅實的防線。
一、但某無證經營假冒避孕藥械,害人害已失自由
2010年3月,九江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監督網絡”信息員報告有人駕駛一輛面包車到性保健品店推銷避孕藥品、避孕器械和性保健品,懷疑是假冒產品。接報后,九江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市公安局治安支隊迅速行動,將面包車內兩名涉案中年女性帶回進行調查。經對嫌疑車輛內進行現場檢查,發現車內有標示為某藥業公司生產的“米非司酮片”和“左炔諾孕酮片”避孕藥品790盒,標示有“第6感”、“杰士幫”等避孕套共3231盒,以及4000多盒各種性保健品等。現場檢查中,兩名涉案中年女性均不能提供《藥品經營許可證》,也不能提供任何票據證明上述避孕藥品和器械的合法來源。鑒于此案涉及面廣、危害大,九江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一是及時報告和建議江西省稽查局在全省組織對涉及假冒避孕藥械品種緊急查控;二是立即在全市各縣市區局組織開展避孕藥械專項整治;三是組織人員對但某二人到過的性保健品店和藥店進行監督檢查;四是迅速啟動藥品檢驗“綠色通道”,將上述避孕藥品進行檢驗,經九江市食品藥品檢驗所檢驗,查獲的避孕藥品均為假藥;五是去函外調,避孕藥品生產企業所在地藥監部門和藥業公司回函證實查獲的3個批次的避孕藥品均系假冒產品,避孕器械標示生產企業所在地藥監部門也回函證實上述天然膠乳橡膠避孕套均為假冒產品。
但某涉嫌銷售假冒避孕藥品和器械案,九江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于3月底移送公安部門立案偵查,但某被刑事拘留。
藥監部門提醒:購買藥品請到醫療機構和正規藥店購買;購買避孕器具,請仔細辨別,低價位的知名品牌避孕套假貨多。
二、“參桂鹿茸丸”廣告違法,藥品也系假冒
2011年4月,九江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對藥品廣告監測過程中,發現“參桂鹿茸丸”的廣告內容違法。經執法人員進一步調查,發現該藥品無正當銷售渠道,只能通過400-6611202免費電話訂購,并由快遞公司送貨上門。4月20日接到群眾陳某舉報,反映其通過電話訂購了4個療程“參桂鹿茸丸”,現已由快遞公司送貨上門,請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核實真假。九江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高度重視,立即指派藥監執法人員趕到現場檢查,并迅速與藥品標示的生產企業陜西漢王藥業有限公司取得聯系,初步證實上述藥品為假冒批準文號生產的假藥,藥監執法人員對該批藥品予以查封扣押。經查,該批假藥是由廣州市天河區余某經快遞公司發貨,收款方式為貨到付款,由快遞公司統一收款。鑒于該案件的復雜性及危害性,九江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將線索移送公安部門進一步偵查,并將該案移送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追查源頭。
藥監部門提醒:藥品廣告莫輕信,郵購藥品需謹慎,送貨上門假藥多。
三、網絡虛假信息“本草降脂靈膠囊”,網購藥品隱患多
2011年2月,九江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接到市民吳女士投訴,稱其通過某報紙上的“本草降脂靈膠囊”廣告,從網上購買了3盒24瓶“本草降脂靈膠囊”,花費1256元。貨到后發現該藥包裝盒上沒有生產日期和批號,質量可疑。九江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立即對吳女士提供的“本草降脂靈膠囊”進行核實,發現該“本草降脂靈膠囊”系盜用長春某制藥廠“降脂靈”膠囊的批準文號,是未經批準生產的假藥,其包裝盒上標示的所謂“中國中醫科學研究總院高血脂專研中心”為虛假機構,該假藥的互聯網站上發布的信息均為虛假信息。
因該案涉及的網站和郵寄假藥的地址均不在九江市,九江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一方面將該案相關材料移送公安部門進一步查處,另一方面立即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4月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發《關于對假藥“本草降脂靈膠囊”進行查處的通知》,在全國范圍內“通緝”假藥“本草降脂靈膠囊”。
藥監部門提醒:網購藥品風險大,網絡銷售藥品多為假。如果確實需要從網上購買藥品,可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獲取具有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的企業及網站相關信息,并可查詢國家局網站定期發布的網上購藥安全警示、國家正式批準生產的藥品注冊信息數據庫等,如果仍有疑問,可向當地藥監部門咨詢或投訴舉報。
四、“特效中草藥粉丸”是假藥,祖傳秘方專騙人
2011年3月,九江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根據省稽查局的核查信息,組織執法人員對四川省流入九江市星子縣一處涉嫌假藥的中草藥粉(丸)等進行核查。藥監與公安部門密切協作,在星子縣某鎮王某處當場查獲土黃色藥粉245包,褐紅色藥丸12100多粒,以100元/療程的價格銷售給當地群眾,現場查獲假藥貨值金額達5000多元。上述藥丸、藥粉無批準文號及標簽,并附有“氣管炎、哮喘、肺癥患者的福音,請服用我家特效‘中草藥散’、‘定喘丸’、‘清肺丸’、‘中草藥丸’”等宣傳資料,宣傳單上還稱這些“藥”系“祖傳中草藥配方”。
藥監執法人員在檢查中火眼金晴,從垃圾堆中發現一份標明收件人地址為“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某鎮XXX”、收件人為魏某的國內快遞包裹。隨后,九江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迅速聯合公安部門擴大戰果,趕赴永修縣虬津鎮魏某處進行突擊檢查,現場發現和星子縣王某處同樣的中藥粉(丸)以100元/療程銷售給當地群眾,貨值金額2000多元。
九江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將上述查封的涉嫌假藥的藥品抽樣送至省食品藥品檢驗所檢驗,以明確上述藥品是否添加有“足以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5月底,經江西省食品藥品檢驗所檢驗,送檢的中草藥粉均被檢出醋酸潑尼松、磷酸可待因,長期服用具有成癮性、耐藥性和破壞性,對人體危害很大。根據《藥品管理法》規定,應按假藥論處。2011年6月星子縣王某涉嫌郵購銷售中草藥粉(丸)假藥案被移送至公安立案偵查;2011年8月該案被移送至永修縣公安部門并案偵查。
同月,嫌疑人冼阿飛在廣東茂名被抓獲。永修縣公安、藥監辦案人員將犯罪嫌疑人冼阿飛帶回永修,8月31日嫌疑人冼阿飛正式予以批準逮捕提請公訴。據不完全統計,僅在案發地永修已銷售假藥價值10萬余元,受害群眾多達數十人。據犯罪嫌疑人冼阿飛交待,廣東省茂名市公安局于2011年8月份成功搗毀位于茂名市電白縣的兩處制售假藥窩點,現場共查獲假藥成品、半成品及原料共220多公斤,有力地震懾了制假售假不法分子的囂張氣焰。
藥監部門提醒:老百姓應在正規醫療機構憑處方用藥或在藥店藥師指導下用藥,請勿從私人或非法診所購買來歷不明、無批準文號的藥品,以免上當受騙,貽誤甚至加重病情。
五、假冒藥品格列齊特片(Ⅱ)(達美康),貴重藥品購銷要提防
2011年10月,九江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稽查人員調查摸排案件過程中,發現市區某藥店放在柜臺內正在銷售的藥品5盒“達美康”(格列齊特片Ⅱ)的外包裝上標示為法國某藥廠、天津某公司合作生產,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10910053,產品批號為5F778T,生產日期2011/05/08,有效期至2014/04,規格80mg,每盒60片,包裝鋁塑泡罩裝,其外包裝和說明書可疑。經天津市藥監部門回函證實,查獲的批號為5F778T的“達美康”(格列齊特片Ⅱ)為假冒產品。
經初步調查該藥店2011年僅購進5盒“達美康”未曾銷售,并對“達美康”等貴重藥品專柜實行加鎖管理,提供的購進“達美康”票據所載批號與查獲的假冒“達美康”所標示批號不一致。經調查該藥店負責人及多名工作人員,稱8月曾有人購買過5盒“達美康”,在付款時又臨時退回,真藥可能被調包。該案件已交由潯陽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進一步查處。
藥監部門提醒:藥店要加強貴重藥品管理,防止不法分子用假藥換真藥;消費者在購買貴重藥品時,一定要索取購藥小票,核對藥品實物與小票上藥品信息是否一致。
六、醫療器械“痛可貼”,網上銷售膏藥多假冒
經過數月排查,2011年11月九江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公安部門成功查處一起重大制造銷售假冒醫療器械案件,搗毀一個銷售假冒醫療器械窩點,刑事拘留2人,該案涉案金額數十萬元,涉及江西、河南、安徽等省數十家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一個通過網絡向全國各地銷售假冒醫療器械的網店被徹底鏟除。
2011年8月以來,九江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現一起涉及全市多個縣區的銷售假冒醫療器械“痛可貼”線索。為徹底打掉制售假劣藥械源頭,九江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成立專案組,啟動協作機制,請公安機關提前介入,全力偵查。經兩個月秘密摸排,專案組發現淘寶網中某一網店正銷售假冒醫療器械,30天內就完成了3000多筆交易。鑒于案件涉嫌刑事犯罪,九江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及時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通過佯裝訂貨、蹲點守候,鎖定嫌疑人崔某。11月初,九江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公安部門成功搗毀位于九江市某小區一出租屋內的售假窩點,現場抓獲正在對假冒產品進行包裝的嫌疑人2名,查獲大量假冒醫療器械“痛可貼”和外包裝及保健食品、藥品等。從查獲的快遞單據顯示,假冒醫療器械遠銷至黑龍江、云南等全國各地。專案組趁勢追擊,追查到位于河南商丘的假冒醫療器械生產源頭,并移送當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查處。
鑒于案件涉及面廣,九江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組織全市進一步查處的同時,將該案專題上報省局稽查局,以便對轄區以外的涉案單位進一步查處。
藥監部門提醒:消費者在購買“貼膏類”等一類醫療器械時,要仔細辨別,不要輕信網絡銷售,發現可疑情況要及時向藥監部門咨詢投訴。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2017中國食品藥品網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