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開展亳州中藥材市場整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據SFDA網站訊 為規范中藥材專業市場秩序,保障公眾用藥安全,針對近年來中藥材專業市場存在的一些嚴重問題,國家局部署了中藥材專業市場的專項整治工作。安徽省在地方政府負總責的責任體制下,明確監管部門依法監管的責任,突出企業第一責任人的主體責任。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和亳州市政府迅速行動,周密部署,強化宣傳,整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其主要做法有:
一、落實政府責任,部門協作,形成綜合治理工作格局
安徽省政府高度重視整治工作,明確和落實政府負總責要求下的屬地監管責任制。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詹夏來專門指示“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全力支持、配合和督促亳州市認真落實國家局調研組的意見和建議,切實抓緊抓好整改,確保亳州中藥材市場健康發展”。安徽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認真落實指示,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亳州市委、市政府召開了政府及相關部門負責人、涉藥單位代表共1200余人參加的全市中藥材市場專項整治動員會,成立以市政府常務副市長為組長,分管公安、農業的副市長任副組長,25家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亳州市打擊制售假劣藥品藥材和非法加工中藥飲片專項整治方案》和《關于加強藥品藥材市場管理的通告》,開展為期8個月的集中專項整治行動,形成了“市政府統一領導,各部門密切協作,全社會齊抓共管”的綜合整治格局。
二、健全監管機制,四級聯動,全面排查制假售假窩點
針對亳州市中藥材加工銷售戶點多、面廣、規模小、監管任務重、監管難度大的現狀。亳州市政府以此次專項整治為契機,加大對廣大中藥材經營戶的監督管理,落實基層政府的藥品安全責任,全市三縣一區以及經濟開發區的各鄉(鎮、街道)、村(社區)均成立了藥材整治辦公室,建立了藥品藥材綜合整治承包網和登記備案管理制度、月巡查制度、季督查制度、責任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和有獎舉報制度,實行中藥材、中藥飲片質量安全干部包保責任制和網格化管理,落實各級負責人的責任,在本次排查制假售假窩點工作中,四級監管網絡發揮了積極作用。目前,全市已排查重點鄉鎮辦事處、行政村、社區、自然村藥材加工經營戶3082戶,搗毀非法生產經營窩點10個。
三、突出工作重點,多措并舉,嚴厲打擊制假售假行為
安徽省局成立暗訪組進行2次暗訪,并將發現的問題及時向亳州市政府進行了通報。亳州市多措并舉,全面落實專項整治方案確定的工作目標。一是加大對中藥材交易大廳和周邊固定門店的巡查力度。二是強化對易染色、人工增重、摻雜摻假品種的監督抽驗力度。三是規范中藥材專業市場開辦主體康美(亳州)世紀國藥的管理,督促建立完善質量追溯機制。四是安徽省局和亳州市局組成聯合檢查組,對轄區內生產經營(批發)企業的開展全面監督檢查,突出加強企業購進、生產、檢驗檢測等環節的監督檢查,嚴厲打擊生產、經營企業非法購進、貼牌以及走票、掛靠等違法行為。已排查藥材加工經營戶3285戶,監督檢查中藥材交易中心攤位及固定門店6187家次,抽驗可疑中藥材112批次,立案查處違法案件52起,取締非法加工經營場所32處,移送司法機關案件5起,查扣藥品藥材227個品種共計19921公斤,貨值金額832367元。
四、廣泛宣傳發動,全民參與,營造齊抓共管輿論氛圍
亳州市委、市政府充分利用電視、報刊和網絡等媒體,大力宣傳中藥材市場整頓重要意義及假劣藥品藥材的嚴重危害,全方位、多渠道公布24小時舉報電話,形成全民參與打假治劣的輿論氛圍。一是重獎舉報人員。亳州市政府從財政撥款100萬元作為舉報獎勵基金,對舉報制售假劣中藥材中藥飲片行為屬實的予以重獎,最高獎勵金額可達查處藥材貨值金額的25%。二是發布整治通告。全市共張貼政府通告870余份,懸掛宣傳橫幅228條,制作墻體宣傳標語200余條,制作宣傳展板16塊32幅,發放宣傳單、宣傳信21300余份。三是多家主流媒體協作聯動。亳州晚報、亳州廣播電視臺密切配合,全方位報道專項整治工作動態,同時在《法治第一線》推出“打擊藥品藥材制假售假進行時”每周特別報道,強有力地震懾制假售假違法犯罪分子。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2017中國食品藥品網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