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藥品監管鄉鎮委托執法成效顯著
農村藥品監督檢查頻次增加1.7倍,查處案件數量增長68.4%
據中國醫藥報重慶訊 記者龔毅報道 鄉鎮有了專門的藥品安全監管機構,有專職工作人員,村村有兼職人員;鄉鎮政府對藥品監管工作負總責,農村藥品監管更到位。這是重慶市推行藥品監管鄉鎮委托執法取得的效果。與委托執法前相比,重慶市在藥監系統編制不增加、財政投入基本不增加的情況下,鄉鎮藥品監管覆蓋率提高到100%,農村地區開展藥品監督檢查的頻次增加了1.7倍,查處案件的數量增長了68.4%。
自去年3月份以來,重慶市從抓農村藥品監管入手,不斷深化鄉鎮委托執法改革,著力推動監管重心向基層下移,努力構建藥品安全監管新格局。藥品監管鄉鎮委托執法明確由各鄉鎮政府承擔本區域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的組織領導、宣傳教育、應急救援、信息收集和報送等工作,建立責任考評、責任追究機制并予以落實。同時將藥品監督行政執法的行政檢查權、違法制止權、行政警告權和適用簡易程序違法案件的當場處罰權委托給鄉鎮政府,并制訂了委托行政執法工作責任、案件管理、罰沒收入及票據管理、培訓考核管理等一系列保障性制度,進一步規范了委托執法行為。
為加強監管力量,重慶市在每個鄉鎮確定了2~3名在編工作人員,并投入1000萬元經費開展培訓,所有人員都經考試取得了執法資格證書。如秀山縣32個鄉鎮藥品監管站中,8個較大的鄉鎮藥品監管站編制3人,24個較小的鄉鎮藥品監管站編制2人。目前,全市各鄉鎮已建立起一支2978人的藥品監管委托執法隊伍。
為促使委托執法工作落到實處,重慶市將藥品監管鄉鎮委托執法工作納入了各區(縣)政府年度目標綜合考核范疇,進一步確立了“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藥品安全責任體系。各區(縣)政府與鄉鎮簽訂了《藥品安全委托執法協議書》,將工作績效納入對所在鄉鎮綜合目標考核內容,所在鄉鎮又將其納入公務員年度目標考核內容。秀山縣還把藥品安全監管工作納入了各鄉鎮藥品監管站工作職責中,并建立了定期工作會議、監管信息統計報告、考核、宣傳、舉報、獎勵等制度。目前,重慶市各縣、鄉(鎮)、村三級藥品監管網絡運行規范,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村藥品監管缺位的問題。
編后:執法體系的完善是做好藥品安全監管工作的有效保障。面對農村藥品監管這一“短板”,重慶市從體制入手,通過推進鄉鎮委托執法,將監管力量有效延伸到鄉鎮,構筑起城鄉一體化的藥品安全監管防線,有效破解了農村藥品監管缺位的難題,也把“藥品安全地方政府負總責”落到了實處。他們的做法值得借鑒。也希望重慶市能在總結已有經驗的基礎上,緊密聯系實際,認真查找委托執法工作中的問題和難點,深入探索委托執法工作新舉措,讓農村藥品監管更到位,讓更多的監管成果惠及廣大農民。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2017中國食品藥品網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