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明確2007年食品安全綜合監管工作思路
本網訊 近日,湖北省食品安全監管領導小組明確2007年食品安全綜合監管工作思路,繼續鞏固發展專項整治的工作成果,改進完善監管工作方式方法,提高食品安全工作能力與水平,針對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結合實際,著力在以下六個方面下功夫:
(一)著力抓好2007年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按照一個環節由一個部門監管的原則,明確職責,加強協調,密切配合,齊抓共管。以糧、肉、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產品為重點品種,以廣大農村、城鄉結合部和城市社區為重點區域,從源頭抓起,嚴把市場準入關,切實加強種植養殖、生產加工、批發零售以及消費等環節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要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將監管重點和工作重心下移,加強農村市場監管,把農村食品市場整治作為重中之重,進一步探索和推進農村食品安全責任網、流通網、監督網建設,由各級食品安全監管領導小組(委員會)辦公室牽頭建設食品安全監管責任網,建立農村專兼職食品安全管理隊伍,填補監管空白;發揮 “12315” 網絡優勢,聯合相關部門力量建設群眾監督網;利用“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機遇,建設食品流通網。及時總結黃岡市、神農架林區的食品安全“三網”建設試點經驗,出臺食品安全“三網”建設指導意見,指導全省的推廣工作。
(二)著力解決社會廣泛關注的食品安全問題。一是繼續整頓食品小作坊和小攤點,堅決取締區域性制假窩點。二是加大農業投入品專項整治力度,從源頭上防止農產品污染,開展農產品源頭質量追溯試點工作,努力解決蔬菜、水果農藥殘留超標問題。三是進一步加強食品流通、消費領域的監管,預防和控制群體性食品中毒事件的發生。四是加強綜合執法,把專項檢查與綜合執法相結合,加大重大案件查處力度,依法查處食品安全犯罪案件。五是認真對待群眾的舉報投訴,做到有報必查、有假必打。要進一步加大打擊制售假劣食品違法行為的力度,做到“五不放過”:假劣食品來源、去向不查清不放過;涉案單位、責任人不查清不放過;案件原因不分析透不放過;涉案人員未得到應有懲處不放過;今后防范措施不落實不放過。
(三)著力深化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深化隨州、仙桃兩市食品安全信用體系試點建設,在全省全面推動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建立食品企業生產經營質量檔案和食品安全監管信用檔案,完善信用信息評價、披露和獎懲機制,發揮試點企業、龍頭企業的示范帶頭作用,強化食品生產經營者的責任意識、自律意識和信用意識。
(四)著力抓好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管理能力建設。要抓好《湖北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實施準備工作,針對可能出現的各種食品安全事故,組織開展II級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演練和培訓工作。建立健全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報告、通報制度,完善食品安全事故處理程序,加強食品安全大案要案的查處及責任調查工作。啟動《“十一五”期間湖北省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體系建設規劃》實施工作,并組織開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風險隱患排查監管工作,實現應急管理工作關口前移、預防為主。加快食品安全信息監測和情況通報網絡建設,不斷完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監測與預警措施,提高對食品安全風險和事故的快速反應能力。
(五)著力加強食品安全宣傳教育。要把食品安全宣傳活動繼續深入推廣,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宣傳教育。組織開展該省第四屆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開展食品安全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采取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形成科學、安全、合理的飲食習慣;提高居民食品安全科學消費水平和鑒別、抵制問題食品的能力;向廣大農民傳授安全使用農業投入品的科普知識,轉變消費觀念,培養自我保護意識。同時,組織發動廣大農民積極參與食品安全群眾監督網、消費維權網的活動,改善農村食品安全監管薄弱的狀況。要加強對管理相對人的教育引導,強化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負責人和相關人員的守法意識、質量意識,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責任。
(六)著力加快食品安全電子政務建設步伐。按照“公開是原則,不公開是例外”的原則,建設以食品安全網為基礎的食品安全監管信息系統,與當前正在建設的政府電子政務工程結合起來,設立部門專欄,農業部門發布有關初級農產品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等檢測信息,質監、工商、商務、衛生、糧食、林業、出入境檢驗檢疫等部門發布食品質量監督檢查信息,為廣大群眾提供便利、快捷了解食品安全信息的平臺。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2017中國食品藥品網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