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食品安全綜合監管初顯威力
- 作者:郎戰
- 來源:中國醫藥報
- 2014-09-06 07:36
機構權威 制度保障 財政支持
延安食品安全綜合監管初顯威力
據中國醫藥報陜西訊 記者郎戰報道 不久前,延安市質監局接到群眾舉報,反映該市寶塔區天泉飲料廠生產假劣飲料。獲悉此事后,延安市藥品監管、衛生、工商、質監、公安等部門聯合行動,進廠執法。各部門按照各自職責,依法做出了封存、撤柜的處理。延安市食品安全監管多個相關部門密切協作、高效運行,以最快捷的方式將社會危害減少到最低,得益于延安市政府建立的食品安全綜合監管機制。
延安是革命老區,歷史地位特殊。它的食品質量,關系到全市208萬人民群眾和中外游客的飲食安全。為了從根本上提高監管效率,延安市決定對相關食品監督管理資源進行整合。他們按照國家食品綜合監管體制改革的總體思路,在原來的“食品藥品放心工程領導小組”的基礎上,成立了由市長掛帥,20多個相關部門領導組成的“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并從藥品監管、衛生、工商、質監、商貿五個部門抽調業務骨干組成“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合署在市藥品監管局辦公。市藥品監管局主要承擔以下任務:組織協調有關部門擬訂、修訂食品安全工作規劃等,并監督實施;組織有關部門開展食品安全綜合監督檢查,依法組織對食品重大安全事故查處;綜合協調食品安全檢測、評價工作;組織實施良好衛生操作規范及HACCP(危害分析關鍵控制點)等體系建設;負責定期向社 會發布食品安全信息和信息公報。此舉不僅增強了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的權威性,確保了政令暢通,也突出了市藥品監管局在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方面的“抓手”作用,其綜合協調職能更加清晰明確。
為保證食品綜合監管模式有效運轉,延安市政府在《延安市食品安全實施意見》中明確市縣政府對食品安全負總責,同時明確了各相關部門的監管職責,建立了食品安全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隨后,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又出臺了《延安市食品藥品信用管理辦法》,進一步細化了政府各相關部門的監管目標、任務、職責。各部門也制定出相應的實施細則,分別出臺了《延安市餐飲業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要求》、《流通領域食品安全質量管理制度》等可操作性很強的制度,既約束、規范政府行政行為,又便于社會各界監督。
據統計,近兩年,延安市縣財政共投入368萬元用于食品綜合監管。
權威的領導機構、集中的執法資源、嚴格的制度保證和財政支持,使得全市食品流通秩序得到規范,一項項事關人民身體健康的措施,正一步步變成菜籃里及飯桌上的安全食品。目前,全市已建成9個省級無公害農產品基地,28萬畝蘋果園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14種蔬菜獲農業部無公害產品認證。在近兩年的全省果菜農藥殘留檢測中,延安市的合格率均在93%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