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食品藥品監管系統執法檢查工作進入總結階段
- 作者:楊衛青
- 來源:中國醫藥報
- 2014-09-06 07:35
以檢查促教育 以規范促整改
全國食品藥品監管系統執法檢查工作進入總結階段
據中國醫藥報北京訊 記者楊衛青報道 歷時10個月的全國食品藥品監管系統執法檢查工作于11月15日結束。11月29日~3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領導班子成員和各業務司室主要負責人聽取了執法檢查工作匯報。大家認為,通過此次執法檢查,了解了全系統依法行政工作取得的成績,發現了行政執法和推進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完成了既定的檢查任務。要達到執法檢查的預期目標,落實整改是關鍵。
此次全系統執法檢查工作經歷了部署、自查和檢查階段。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局長鄭筱萸,副局長邵明立、任德權、惠魯生、張敬禮及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有關司室負責人帶隊,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相關司室及部分省(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的法制工作人員組成5個執法檢查組,分赴安徽、河南等10個省(區、市)進行執法檢查,重點檢查《藥品管理法》、《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及《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醫療器械管理條例》執行情況,通過檢查發現和解決兩方面問題:一是食品藥品監管系統在法規建設、制度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二是具體執行法律時存在的不到位、不準確,基層不依法履行或怠于履行職責的問題。
通過實地檢查發現,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能夠認真履行法律賦予的職責,落實“三抓一加強”,在保障人民飲食安全、用藥安全有效方面發揮了作用,主要表現在:
重視執法隊伍建設,努力提高執法人員法律素質。如10個省(區、市)食品藥品監管系統全部實行了執法資格制度,并對執法人員普遍開展了法律法規培訓。一些基層局善于創新學習和培訓方法,如黑龍江省牡丹江市藥監局的“每日一題、依案說法、模擬聽證”的學習培訓方法等。建立健全法制機構,發揮法制機構作用。10個省級局都設立了政策法規處。江蘇省各市級局均設立了法制處;新疆區15個州市中,有9個成立了法制科;有的地區在縣級局中成立了法制室,如洛陽市。從人員構成看,省市局法制機構都配備了法律專業人員。一些單位的法制機構力量較強,人員素質較高,如沈陽市局法規處在編5人,全部為法律專業人員。法制機構在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應訴、規范性文件審核、處罰審核、實施執法責任制、執法檢查、執法質量考評及《行政許可法》的貫徹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認真貫徹《行政許可法》。清理審批項目,修改或者廢止涉及許可的規范性文件;在辦公場所、政府網站上公示許可事項、法律依據等;實行統一受理、統一送達的“一站式”服務。如遼寧省食品藥品監管局推行的行政許可即時辦結制,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管局、深圳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前移受理窗口,在下一級機構設立本機關的受理點。各地普遍建立了規范性文件審核制度、行政處罰案件審核制度(含重大案件集體討論制度)、行政處罰聽證程序、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質量考評制度、執法責任制、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度等。部分省市局在規范執法行為方面積累了好經驗,如黑龍江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在全省食品藥品監管系統推行首問負責制、無償代辦制、失職追究制、否定報備制等六項制度;安徽省蚌埠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推行稽查辦案“三會”、“三評”制度等。
執法行為逐步規范。多數省市局實現了法制機構對案件的審核和集體討論制度,辦案質量有較大提高。同時,案卷管理更加規范、科學,如重慶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案卷文書材料齊全、完整,現場檢查記錄比較詳細、具體;綏化市食品藥品監管局運用信息化手段管理案卷。
通過實地檢查,也發現10個省(區、市)食品藥品監管系統在制度建設、規范性文件管理、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目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正在對實地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研究分析,對地方執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要求和具體的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