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腹瀉服藥須知
腹瀉用藥有誤區
一周前,劉先生有點兒拉肚子,服用了幾支藿香正氣液,沒什么效果。改用黃連素和阿托品,癥狀沒有緩解,還出現了發燒。劉先生便到醫院就診,原來他得了病毒感染性腹瀉,僅用止瀉藥和止痛藥不僅不能治病,而且還會加重病情。
據衛生部統計,我國每年有超過8億人次患腹瀉。然而,不少人卻在腹瀉用藥的認識上存在著誤區。腹瀉是消化系統疾病中的一種常見癥狀,人們一般都認為腹瀉不算什么大病,就是因為著涼或吃了不干凈的食物而造成的,吃點止瀉藥就可以了。事實上,腹瀉又分為感染性腹瀉與非感染性腹瀉。感染性腹瀉是由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病原體引起的,如痢疾、霍亂、傷寒是有傳染性的;非感染性腹瀉則是由消化不良或胃腸功能紊亂而導致的。
腹瀉服藥五忌
不要盲目使用止瀉藥 許多感染性腹瀉在初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腹瀉,適度的腹瀉可將體內的致病菌與毒素及時排出體外,減少對人體的毒害作用。這時使用止瀉劑,往往會加重病情。不過,如果腹瀉次數頻繁,持續時間過長,并且出現脫水癥狀,就要在服用抗生素和糾正脫水的前提下,酌情使用止瀉劑。在不清楚腹瀉原因時,最好到醫院檢查。特別是出現上吐下瀉的患者,更不能不明病因就自行服藥。
不要隨意使用抗生素 針對感染性腹瀉,應該合理使用抗生素,要選用對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進行治療。亂用抗生素不僅會破壞人體腸內的正常菌落結構,還會引發頑固性腹瀉和頑固性便秘。
不要擅自使用止痛藥 由于腹瀉時常伴有腹痛,很多患者習慣服用止痛藥。殊不知這種做法非常不安全,尤其是患有青光眼的老年人,可使青光眼進一步惡化。輕度腹痛者可熱敷腹部;腹痛較劇烈者,最好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止痛藥。
不要稍有好轉就停藥 不少腸道傳染病患者常以癥狀的輕重作為服藥依據,即腹瀉重時就多服,腹瀉輕時就少服,稍有好轉就停藥。這種錯誤的做法很容易導致復發,嚴重者還會轉為慢性腹瀉。正確的方法是:待癥狀消失后,繼續用藥2~3天。有條件者可做大便細菌培養,待轉為陰性后停藥。
不要急于更換藥物 有些腸道傳染病患者用藥1~2天不見好轉,就急于更換別的藥物。其實任何藥物治療都需要一個療程,至少3~5天,隨便換藥反而適得其反。
正確使用治療腹瀉的藥
很多人在剛出現腹瀉時會選擇自行買藥治療。治療腹瀉的藥有哪幾種?它們各有何功能?
目前用于治療腹瀉的藥物包括止瀉藥、抗生素、腸道菌群調節劑等。它們的作用各異。所以,大家在治療時需正確選擇。思密達等藥物的作用只是止瀉,但是,這類藥物治標不治本,癥狀一經消除,就要停止使用,超時服用會造成便秘;氟哌酸等藥物對于細菌性腹瀉是對癥的,但此類廣譜抗生素不可過長時間使用,否則容易造成腸道菌群失調,重新導致腹瀉;腸道菌群調節劑如整腸生等,對人體有益的活菌進入腸道后,可重建主腸道菌群間的微生態平衡,以治療內源和外源微生物引起的腸道感染,但是大劑量使用時也可造成便秘,另外,服用它時應該與抗生素間隔2~4小時。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2017中國食品藥品網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