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患腹瀉 治療拖不得
進入秋季,氣候開始變化明顯,晝夜溫差加大,人體機能也需進行適當調整方能適應。一旦調整不及時,就會使多種疾病乘虛而入。秋季乃腹瀉多發、高發季節,各類人群均可患病,而尤以兒童腹瀉最為兇險。
腹瀉,又稱泄瀉,指的是排便次數增多,糞便稀薄,或瀉出如水樣便的癥狀。古人將大便溏薄者稱為“泄”,大便如水注者稱為“瀉”。小兒腹瀉,多起病較急,頻繁腹瀉會使體內的水分和營養素迅速丟失,造成急性脫水。而水是維系生命的重要物質,年齡愈小,水分所占的體重比例愈大。脫水嚴重,可出現抽搐、昏迷,危及生命。因此,家長要特別注意早期預防,并留意患兒的病情進展,及時糾正脫水情況。
按照病因病機,中醫臨床將腹瀉分為急性腹瀉和慢性腹瀉。急性腹瀉,主要是因為飲食不節,進食生冷不潔之物,損傷脾胃,運化失常;或暑濕熱邪客于腸胃,脾受濕困,邪滯交阻,氣機不利,腸胃運化及傳導功能失常,以致清濁不分,水谷夾雜而下,發生泄瀉。而慢性腹瀉由脾胃素虛,久病氣虛或外邪遷延日久,脾胃受納、運化失職,水濕內停,清濁不分而下;或由情志不調,肝失疏泄,橫逆乘脾,運化失常,而成泄瀉;或腎陽虧虛,命門火衰,不能溫煦脾土,腐熟水谷,而致下泄。
中醫認為,腹瀉的病變臟腑主要在脾、胃和大小腸。脾虛、濕盛是導致本病發生的主要因素。兒童臟腑虛弱,脾胃功能不夠完善,稍有不慎感受外邪、飲食不節、情志所傷,即可發生腹瀉。因此,中醫在治療腹瀉時,以“病急則急,病緩則緩”為原則,以長時間的調理脾胃功能,加強其運化功能為治療根本,多以潞黨參入藥治療。
黨參,性平,味甘、微酸,歸脾、肺經,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功能,用于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虛喘咳嗽,內熱消渴等,歷來被認為是健脾益氣、治療慢性腹瀉的良藥。潞黨參是對主產于山西長治、平順一帶優質黨參的特稱。潞黨參性溫和,補而不燥,不僅可以調整胃腸運動功能,抗潰瘍,同時還具有抗胃黏膜損傷的作用,可增強胃黏膜細胞保護作用與黏膜屏障功能。四川蜀中藥業集團生產的潞黨參口服液,精選山西平順優質地道潞黨參,采用二氧化碳臨界點技術對有效成分進行分離,操作技術精當,不損藥效,并且高于國家標準投料,實施生產全程跟蹤檢驗,療效確切,安全且有保障。該品善于調理脾胃功能,對慢性腹瀉、消化不良、脾胃功能紊亂等具有較好療效。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2017中國食品藥品網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