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糖尿病搭上心臟病
□ 病案解讀
68歲的李先生患糖尿病四年多,最近一年感覺到走走路或是登二層樓就會心慌、氣喘,平躺下來后好一些,但稍活動后又會“心發慌”,去醫院做心電圖發現有心率增快、心肌缺血等異常現象,主治醫生告訴他是“糖尿病引起了心臟病”。
糖尿病對心臟的損害常常是“悄無聲息”的,一旦發生嚴重疼痛,就可能是心肌梗死,危及患者生命。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內分泌和心血管病中心首席專家李光偉教授在接受科技日報社記者采訪時指出,糖尿病對心臟的損害是緩慢的,患者同時可能合并神經病變,使患者對疼痛的感覺不明顯。實際上,心臟病的疼痛對人體有保護作用,只有疼痛了患者才知道去看病,如果在此之前一點感覺都沒有,一旦發生一次嚴重的疼痛,就可能是心肌梗死。更糟糕的是,可能一點疼痛的警告都沒有就被心梗索取了性命。
李光偉教授提醒,糖尿病合并心臟病雖然沒有疼痛癥狀,但早期也還會露出些“蛛絲馬跡”,如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癥狀,如頭暈、多汗、心悸,容易疲勞,過度活動后出現氣促、胸悶、胸骨后不適等。
□ 專家解讀
糖尿病與心梗等危
據統計,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80%的患者最終都是死于心血管疾病,尤其是缺血性心臟病。這一數據也表明,糖尿病就是心臟病的等危癥。
糖尿病對心臟的損害常常是“悄無聲息”的,被稱為“無聲殺手”。一旦發生嚴重疼痛,就可能是心肌梗死,危及患者生命。
李光偉教授說,近年來,專家已經把糖尿病看做是冠心病的等危癥,也就是說,得糖尿病發生心梗的危險等同于已經發生過一次心肌梗死的人,這其中主要原因就是糖尿病極易并發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那么,為何糖尿病,特別是2型糖尿病患者易患心血管并發癥呢?李光偉教授解釋說,這是因為糖尿病對心臟的損害是緩慢的,同時患者可能合并神經病變,使患者對疼痛的感覺不明顯。“實際上,心臟病的疼痛對人體有保護作用,只有疼痛了患者才知道去看病,如果在此之前一點感覺都沒有,一旦發病則十分嚴重。”
糖尿病特別是2型糖尿病患者之所以易患心血管并發癥,是因為2型糖尿病與高血壓、肥胖癥、高脂血癥等疾患有許多相互關聯的遺傳易感基因,這是內因。此外,2型糖尿病患者還常常合并有脂肪肝、高尿酸血癥或痛風等,實際上這些異常與上述疾患也有共同的易感基因,都可以稱為“姊妹病”。
糖尿病性心臟病不易發現
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有什么特點呢?可以概括為三個字:高、隱、難。
高,即發病率高。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發病早、發展快,糖尿病女性失去了天生的性別對心血管保護作用。
隱,指患者大多沒有心絞痛癥狀。即使發生了心肌梗死,患者可僅表現為惡心、嘔吐、心力衰竭等,卻沒有心前區疼痛。如果不及時治療,患者將會出現生命危險。
難,是治療上有困難。這是因為冠心病伴隨著糖尿病而生,治療上可能互相干擾。糖尿病患者發生冠心病,尤其是心力衰竭時,容易產生酮癥酸中毒;嚴重的低血糖可以誘發心肌梗死;由于心肌存在病變,使抗心率失常的藥物不能正常發揮作用。
糖尿病性心臟病死亡率較高,但可怕的不是糖尿病性心臟病,而是至今還有2/3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不知道糖尿病與冠心病的密切關系,不知道糖尿病患者除了嚴格控制血糖外,還要嚴格控制血脂、血壓,及時糾正高血凝、高胰島素血癥等狀況。
糖尿病性心臟病患者注意啥
糖尿病性心臟病的范圍較廣,包括在糖尿病基礎上并發或伴發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臟微血管疾病及心臟自主神經病變。心血管并發癥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首要病因,有鑒于此,糖尿病治療的真正目的是減少并發癥、降低死亡率,降低血糖只是一個手段。作為糖尿病患者,不是只把血糖控制好了就達到目的了,在關注血糖的同時,應更多了解并發癥情況。
首先,必須定期做心電圖等心臟相關檢查。由于糖尿病造成的神經病變,患者對疼痛不敏感,很多合并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往往沒有任何臨床癥狀或僅感覺輕微憋悶,這使他們容易忽視自己的病情,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甚至造成猝死等嚴重后果,所以不管是否有胸悶、胸痛等癥狀,都要定期做心電圖等檢查,必要時可能還需要通過冠狀動脈造影確診。
其次,治療中要盡量避免低血糖。對于冠心病患者,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加危險,因為低血糖可能加重心肌缺血、誘發心肌梗塞導致嚴重后果。所以,合并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在可能的情況下(如病情較輕),盡量選擇作用較溫和的藥物,如二甲雙胍、糖苷酶抑制劑等。
病情較重必須要用強力降糖藥時,特別要避免低血糖。對于合并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在抗糖尿病藥時應注意藥物對心臟的影響。例如,用格列酮類藥物注意水腫的出現,預防發生心衰。研究證實,糖苷酶抑制劑阿卡波糖有確切的保護心臟作用,能減少心肌梗塞等事件的發生,較適用于合并冠心病的患者。
“糖心病”成心血管防治新方向
在糖尿病人中,有80%的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由糖尿病并發的心血管病被醫學界稱為“糖心病”,挑戰、應對“糖心病”已經成為我國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戰略方向。
在5月18日舉行的阜外心血管病醫院糖尿病與心血管病診治中心成立儀式上,阜外醫院院長胡盛壽表示:“‘糖心病’是必須認真應對的‘殺手’。阜外醫院作為國家心血管病中心,承擔了我國心血管疾病的醫療、教學、研究和預防的重任。為進一步提升我國全方位診治與預防心血管疾病及相關疾病的整體水平,必須進行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重點的‘前移’和‘下移’。”李光偉表示,為切實發揮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的作用,實行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重點“前移”和“下移”,該中心近期將開展三方面工作。首先,構建“糖心病”社區防治服務體系,開辟社區醫療服務,方便病人就醫。其次,建立“糖心病”患者數據庫。啟動“阜外醫院萬例心臟手術病人血糖管理、臨床結局及預后”的大型調查,對一萬個病歷進行包括血糖控制指標在內的醫療質量評價,了解現狀、總結經驗、發揚優勢,為“糖心病”患者提供個體化診治方案,為提升全方位防治服務質量與水平提供數據支持和參考。第三,建立全院病人血糖全方位管理與防治共享服務平臺。中心服務站監控全院血糖情況,提供無縫連接的即時血糖管理方案,爭取使阜外醫院成為中國第一個進行全方位血糖管理的心血管病醫院。全面提高心臟病人群圍手術期血糖管理質量,并給出個體化出院糖尿病治療處方,為未來建立全國心血管病患者血糖遠程管理與防治共享服務平臺,提供技術與服務支持。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2017中國食品藥品網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