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鼻指數“專攻”過敏性鼻炎
新聞背景:8月14日,上海市氣象局首次面對公眾發布了一項全新的健康氣象指數“鼻腔清洗指數”。該指數綜合空氣質量、懸浮顆粒物等指標,對天氣變化引發鼻炎的概率分成四級:“需時洗鼻”、“定時洗鼻”、“隨時洗鼻”及“及時洗鼻”。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鼻喉科副主任醫師劉靜說,人們往往忽略呼吸道疾病的傳播途徑——鼻。呼吸道疾病以空氣為媒介,其實患病率要遠高于消化道疾病。因此,洗鼻指數提示市民及時清洗鼻腔,防治上呼吸道疾病,健康指導作用值得肯定,但洗鼻也要分人群。
正常人群惡劣天氣戴口罩 劉靜解釋說,洗鼻首先是一種治療手段,它通過清除鼻黏膜表面的黏液所粘附的過敏原及污物,來治療過敏性鼻炎和鼻竇炎等呼吸道疾病。對于大部分人而言,鼻腔本身具有自凈功能。健康人群,根據洗鼻指數提示,建議出門時要戴上口罩,適當保護呼吸道。
易感人群一避二洗 對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劉靜介紹說,首先應避免接觸過敏原,時值夏秋交季,應盡量減少去公園,避免接觸花粉。
其次可以鼻腔清洗,劉主任說,在洗臉臺前,頭朝下,以雙手捧水至一個鼻孔處,將水由鼻孔吸入,由嘴巴吐出。同法兩側交替使用。就可達到清洗鼻腔的目的。此外,可從溫水逐漸過渡到涼水,以增加鼻黏膜的抵抗力。
鏈接:
上海氣象局:是提醒不是治病。上海城市環境氣象中心副主任徐建民解釋說,大氣環境對健康有直接影響,鼻炎的發病率逐年上升。上海氣象部門與一些醫學專家研究后推出“洗鼻指數”主要是從增強市民健康意識出發,不是為了治病。
市民質疑:洗鼻沒效果,反而傷黏膜。來自廈門的“小象米拉”在新浪微博上說,“我患過敏性鼻炎,連續用清水洗了三個月,說實在的,癥狀真沒什么改善,反倒是脆弱的鼻黏膜反復不斷受到刺激。”有市民表示,該指數與醫療公司共同推出,有商業推廣之嫌。
專家“舌戰”:預防疾病VS缺乏依據。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王珮華教授表示,這一指數對預防疾病有積極作用。建議鼻炎及過敏性鼻炎患者應經常清洗鼻腔。而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耳鼻喉科葛榮明主任則認為,正常人鼻腔自身就具有免疫防御能力和自凈作用,常洗鼻反而會破壞生理環境,可能有害健康。
最新:因未區分適宜人群而暫停發布。8月17日下午,上海市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既然專家們持不同意見,為此氣象部門已從當天開始將“鼻腔清洗指數”列入試運行階段,并在指數后面注明“請遵醫囑”。當日晚間,該指數發布網站上海天氣網上,“鼻腔清洗指數”已經暫停發布。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2017中國食品藥品網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