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嬰兒食品標準:護航寶寶健康成長
最近,衛生部發布了關于《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通則》(GB25596-2010)(以下簡稱《通則》)的問題和解答,對自今年1月1日起實施的該《通則》進行了詳細的解讀。據悉,該《通則》不僅突出了特殊醫學狀況嬰兒健康的安全性要求,同時兼顧了這一特殊群體的營養需求。業內人士表示,隨著該標準的實施,將對進一步促進嬰兒健康成長發揮積極的作用。
何為“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
據專家介紹,“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是指針對患有特殊紊亂、疾病或醫療狀況等特殊醫學狀況嬰兒的營養需求而設計制成的粉狀或液態配方食品。如人們在超市里常見的“早產兒配方奶粉”即屬于此類。
據了解,我國每年新出生嬰兒約1500萬,其中部分嬰兒由于各種疾病影響,不能喂養母乳或普通嬰兒配方食品,必須依賴特殊配方食品。由于特殊醫學狀況嬰兒的能量、營養素需求與正常足月嬰兒相比有較大的差別,因此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的配方應以醫學和營養學的研究結果為依據,其安全性、營養充足性以及臨床效果均需要經過科學證實,單獨或與其他食物配合使用時,可滿足0月齡~6月齡特殊醫學狀況嬰兒的生長發育需求。
需在醫生或臨床營養師指導下使用
據悉,該《通則》列舉和規范了我國常見的六類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根據規定,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應明確標識“請在醫生或臨床營養師指導下使用”。
專家指出,由于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是這些嬰兒生命早期或相當長時間內賴以生存的主要食物來源,因此必須確保安全性、營養充足性以及良好的喂養效果。據悉,該《通則》的制定,一是體現了《食品安全法》的立法宗旨,突出了安全性要求;二是滿足特殊醫學狀況嬰兒的特殊營養需求;三是突出了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使用規定,規定在產品標簽中注明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的類別和使用的醫學狀況等,并特別強調要在產品標簽上明確標識“請在醫生或臨床營養師指導下使用”;四是充分參照和借鑒國際管理經驗,我國缺乏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的管理經驗,在標準和問答制定過程中,參考和借鑒了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美國、歐盟等國際組織、國家和地區的法規和標準,以及國內外權威論著。
新標準尚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最近,中國醫師協會兒童健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丁宗一在接受有關媒體采訪時表示,《通則》的出臺無疑是生產與監管的進步,是標準化與國際化的表現,但相對于國際嬰幼兒食品標準而言,尚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作為亞洲兒科營養聯盟主席、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國際專家組成員,丁宗一同時擔心,由于一些數據標準沒有細化,仍可能為制假、制劣留下漏洞。丁宗一解釋說,嬰幼兒食品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食品,而是糧食。人可以不選擇某些食品,但是不能不吃糧食。對于嬰幼兒來說,在長出牙齒之前,配方食品(主要指奶粉)是其唯一的能量來源。因此,嬰幼兒配方食品的質量直接關乎孩子的生命。而我國現在施行的嬰幼兒配方食品的標準,包括此次出臺的《通則》,在一些數據標準方面沒有細化。以“三聚氰胺”事件為例,當時出了問題的奶粉從指標上看都符合國家標準。但細查之下會發現,當時的國家標準只規定非蛋白氮在產品中的含量,但是沒有規定非蛋白氮的來源。這為一些不法廠家提供了可乘之機。
對于處于特殊醫學狀態下的嬰兒,由于不能喂養母乳或普通嬰兒配方食品,只能采用特定的方法,喂養專門研制的配方食品,因此其生產與使用標準還具有特殊性與復雜性。例如,由于早產兒的身體內部營養代謝過程與足月兒不同,其配方食品可分為兩種:一種為住院時食用,另一種為出院后食用。這兩種配方食品不能混用,也不能替代,否則有可能導致早產兒因磷元素缺乏而極易骨折。但此次《通則》并沒有對這些特殊性作出明確而細致的規定。
應建立企業特批制度
衛生部對此解讀,《通則》可參照國內外相關法規、國內外權威的醫學、營養學指南、專家共識、專業文獻或著作進行調整。這種表述可以看出一些專家的思想在逐漸開放,無疑是與國際接軌的一種表現。因為以往在制定相關標準時,國內一些專家多以“國情論”為依據,強調堅持中國特色,強調建立自己的獨立標準。
業內人士表示,該《通則》規定可以參考國內外其他相關標準,意味著允許企業可以按照國外標準生產更高質量的奶粉。而此前,因為國內標準較低,許多企業為了“達標”不得不降低標準,生產銷售符合中國標準的嬰兒奶粉,這在客觀上造成了一些洋奶粉通過灰色渠道進入國內市場。以“嬰兒早產奶粉”為例,目前很多消費者往往通過網絡代購、海外直郵這種方式獲得國外的奶粉。原因之一就是許多國外奶粉中的一些指標不符合國內現有標準的要求,商家難以通過正規渠道進口銷售。
對此,丁宗一建議,不妨建立一種企業特批制度,對于按照高標準生產的企業,經過專家嚴格鑒定后,對某些具體指標放寬。這些指標或許不在國家的標準范圍內,但產品質量卻可能高于國家標準所規定的產品質量,這樣才能使“可以參考國內外其他標準”的規定落到實處。
業內人士表示,該《通則》的實施無疑會對進一步規范我國特殊醫學狀況嬰兒配方食品的生產和使用起到積極作用,媒體對此也給予了較高評價。然而,在近年來國內奶業丑聞頻出并引發消費者信任危機的情形下,如何實現新標準與國際標準的接軌,并得到嚴格實施尚需努力。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2017中國食品藥品網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