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近視矯正術風險可控
“不能因為一個醫生的個人見解,就否定整個科學界。”面對持續不斷的質疑,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省眼科研究所所長謝立信表示,20多年的實踐證明,激光近視矯正手術是安全、有效的。
據了解,20年來,全世界有超過3000多萬人進行了該項手術。我國有1000多家醫院開展此項服務,每年進行該項手術的人數約為100—150萬,目前共開展了1000多萬例手術。
不過,對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質疑也如影隨行。質疑主要聚焦在術后并發癥和圓錐角膜問題上。謝立信對此認為,個別的術后并發癥是存在的,但是數量屬于可控風險范圍之內。“開刀就有風險,沒人敢說開刀百分之百沒有問題,這是科學的態度。”謝立信認為,不應該把個別早期的并發癥放大。目前,并發癥幾率僅約為十萬分之一。
“只要適應癥選擇得當、用好的設備和技術,該手術應該是非常安全和有效的。”北京同仁醫院屈光中心主任周躍華介紹說,自1993年在衛生部的批準和支持下,北京同仁醫院眼科率先在國內開展準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術矯正近視、遠視和散光的工作,至今已積累了15萬例臨床治療病例。“只要醫生嚴格掌握手術適應癥、標準操作規程和技術要求,并發癥概率非常低,是很安全的。”
據周躍華介紹,目前廣泛開展的準分子激光屈光性手術主要有PRK、LASEK和LASIK三種,三種手術矯正近視的適應癥不盡相同,醫生會根據一套標準的術前檢查指標向患者提出建議,由患者根據自身的情況,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做出謹慎的選擇。
周躍華認為,近年來,隨著準分子激光設備的不斷更新完善,近視眼手術的準確性、可預測性、安全可靠性也在不斷提高。但提醒患者,近視眼手術選擇的關鍵因素是醫院的資質和自身的適應癥,一定不要盲目選擇手術,一定要聽專業醫生的建議,只有對癥手術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也表示,近視眼激光矯正手術是多項尖端技術集成的視力矯正方法,與其他醫療技術一樣,是持續完善的過程,臨床醫師在開展工作中注重適應證的選擇,注重與近視眼患者溝通,不斷提升手術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預測性和穩定性,使并發癥和不良反應降低到正常手術風險之內。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2017中國食品藥品網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