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補腎方藥 可治療原發性骨質疏松癥
科技日報訊(秦秋)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已經成為嚴重威脅我國中老年人群的常見疾病,以往針對骨質疏松癥尤其是原發性骨質疏松癥一直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
近日,我國中醫藥界專家在這一領域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由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醫學研究所副所長謝雁鳴研究員領銜主研的“補腎方藥治療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現代生物學基礎及新藥研發”成果評估會上,專家組聽取了作為項目組組長謝雁鳴研究員代表研究團隊進行的匯報并詳細審閱資料后認為,課題組20余年來堅持以中醫學理論為指導,對中醫補腎方藥治療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從現代生物學基礎、臨床療效評價、新藥研發方面進行了系統研究,很好地詮釋了中醫“腎主骨”理論,通過這種中醫學理論指導下的系統研究,獲得了豐碩的成果,鍛煉了科研隊伍,產生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專家組評審認為,該成果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課題組以“腎主骨”理論為指導,通過北京、上海、福建等地區6447例次高危人群的流行病學調查,深入了中醫對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認識,闡述了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病因病機、基本證候特征,初步建立了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早期風險評估模型;闡釋了補腎方藥治療骨質疏松癥的作用機理,首次從成骨細胞與破骨細胞偶聯信號傳遞的角度揭示了“腎主骨”機理,基于網絡藥理學探索了骨質疏松癥蛋白質相互作用及預測分子復合物通路;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從骨碎補單味藥中發現了骨碎補總黃酮是促進骨細胞形成的活性物質,并揭示其能夠促進成骨細胞的分化與增殖,在骨碎補總黃酮制備過程中,形成了SFDA“大孔樹脂吸附技術”工藝的部分標準,研發完成Ⅱ類(現5類)中藥新藥強骨膠囊,并且進行了臨床有效性、安全性及其作用機理相關研究,同時編制了《原發性骨質疏松癥中醫循證臨床實踐指南》。該課題已獲得國內發明專利1項(治療骨質疏松癥的槲蕨有效部位及其提取方法)及1項新藥證書(強骨膠囊),并獲得4項國際發明專利。發表相關論文138篇,SCI收錄7篇,國內核心期刊131篇;培養博士12名,碩士13名。經過20余年的研發,目前該藥已經在全國520余家醫療機構及180余家社區衛生服務站推廣使用,在顯著改善骨質疏松癥患者骨痛、增加骨密度、緩解下肢無力和下肢抽筋、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促進骨質疏松性骨折愈合等方面有很好的臨床療效,深受廣大骨質疏松及骨量減少患者的歡迎和好評。
3月6日,中華中醫藥學會骨傷分會專家組在中國中醫科學院召開了“補腎方藥治療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評估會。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2017中國食品藥品網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