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嬰兒濕疹“交鋒”
涵涵滿3個月時全身起了很多紅色的疹子,尤以四肢最為嚴重,有些紅疹甚至都連成了片。涵涵的媽媽很是著急,帶著涵涵直奔醫院。醫生說涵涵這是嬰兒濕疹,給開了一盒糠酸莫米松乳膏,叮囑涵涵的媽媽每天在涵涵患處先涂一層藥,再涂一層潤膚霜。
涵涵的媽媽回家仔細研究了藥品說明書,發現糠酸莫米松乳膏含有激素成分。聽說嬰兒不宜用激素類藥物,涵涵的媽媽犯了難。她跟小區里其他新媽媽交流,發現很多小寶寶都患有嬰兒濕疹,有的小寶寶沒有用任何藥物就自行痊愈了,有的寶寶只涂潤膚霜,有的寶寶用了含有激素的藥物,有的寶寶服了中藥,還有很多寶寶用了多種治療方法仍然不斷反復。原來,幾乎所有的新媽媽都會遇到嬰兒濕疹這個頑強的“敵人”,要戰勝它還真不太容易。
涵涵的姨媽知道涵涵得了嬰兒濕疹,請來她在兒童醫院工作的好朋友李醫生,給涵涵的媽媽上了一堂有關嬰兒濕疹用藥和護理的課。
李醫生告訴涵涵的媽媽,濕疹又稱異位性皮炎,屬遺傳過敏性疾病,好發于5歲以下的幼兒。目前沒有任何一種藥物可以根治濕疹,但50%以上的患兒隨著年齡的增長,濕疹可以自愈。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能做的就是通過護理以及藥物來控制濕疹的反復發作,以減輕濕疹對患兒生活質量和生長發育的影響。
治療:激素不是洪水猛獸
國內外的臨床經驗均表明,對于輕度濕疹,用低敏的潤膚霜經常保持皮膚濕潤就可以控制;對于中重度的濕疹,保濕的同時需要配合使用弱效外用激素藥物;對于有破口合并細菌的濕疹,需要聯合使用抗感染的藥膏,如莫匹羅星,止癢可以口服抗組胺藥。
值得關注的是,激素藥膏的副作用常常被高估,很多媽媽寧可讓寶寶硬扛,也不愿意用含激素的藥膏來減輕寶寶的痛苦,導致最初也許很容易就能控制住的小面積濕疹被拖成了大面積不易控制的難治濕疹。一般長期大劑量口服激素才會抑制幼兒生長,而外用激素長期使用的不良反應僅局限于皮膚,包括皮膚變薄或色素沉著等。另外,即使不用激素藥膏,患濕疹處的皮膚在恢復期也會出現皮膚色素的改變,隨著時間的推移,色斑會慢慢褪去。
嬰兒濕疹外用激素藥膏的使用原則是:治療時盡可能選用低等強度的藥膏;激素類藥膏一般每日涂1~2次;全身涂抹時,使用面積盡量不要超過體表面積的1/3;使用時間以5~7日為宜,同一部位連續使用不超過2周;如果同時使用兩種以上的藥膏,每種藥膏涂抹要間隔半小時以上。
護理:皮膚保濕最為關鍵
不少人認為,濕疹是由于皮膚太濕造成的,其實恰恰相反,濕疹皮膚很怕干,要經常保持滋潤才行。對于濕疹皮膚的護理,保濕是基礎,做好保濕可以事半功倍。用于濕疹的潤膚霜應該是低敏性的,至少保證每天涂抹患處兩次。患有濕疹的寶寶仍可以洗澡,水溫應稍微調低一些,洗澡時間控制在15分鐘之內,不能過度清洗,不要用刺激性沐浴露。洗完澡立刻擦干身體,及時涂抹潤膚霜。如果寶寶皮膚只是有點兒變紅、脫皮,或只有幾個小的疹子,這樣的輕癥濕疹只用潤膚霜護理就能控制。此外,寶寶的枕套、被套要勤換洗,不給寶寶穿化纖和羊毛類衣服,還要注意使用柔軟純棉尿布,避免皮膚過熱出汗,避免過度日曬,避免用堿性皂液等。
濕疹與過敏有關,是不是找到過敏原就可以根治濕疹呢?越來越多的臨床證據表明,食物過敏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回避這些寶寶生長發育所必需但懷疑過敏的食物,并不能完全有效預防嬰兒濕疹的發生。哺乳媽媽可以盡量避免刺激性的食物,但不必完全不吃牛奶和雞蛋等易過敏食物;不要輕易給孩子斷奶,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品。寶寶長濕疹不一定影響生長發育,但缺乏營養一定會影響生長發育。
媽媽們也不要“談疹色變”,濕疹沒有徹底治愈的方法,家長要有和濕疹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家長的焦慮狀態很容易影響到寶寶,給寶寶造成精神壓力,精神緊張也是誘發濕疹的原因之一。因此,家長面對濕疹一定要心態平和,營造一個愉悅健康的家庭氛圍,更利于寶寶濕疹的控制。
了解到這些知識以后,涵涵的媽媽淡定了許多。她在涵涵嚴重的患處先涂抹一層糠酸莫米松乳膏,再涂上一層兒童潤膚霜,早晚各一次。病癥減輕后,涵涵的媽媽撤掉了藥膏,仍然每天兩次給涵涵涂抹潤膚霜。經過悉心照料,20多天后,涵涵的濕疹基本痊愈了。為防止濕疹反復發作,涵涵的媽媽仍然堅持每天為涵涵涂抹潤膚霜,保持皮膚滋潤。
在這次與嬰兒濕疹的“交鋒”中,涵涵的媽媽取得了勝利。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2017中國食品藥品網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