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鼻炎:中醫針灸顯神威
2月5日,盡管北京飄起了漫天飛雪,但安徽合肥的萬先生還是一如既往地趕到了北京,走在雪中,他一邊深呼吸一邊忍不住感慨:“要是以前,只能用嘴呼吸了。現在,我已經能用鼻子呼吸了。”
去年12月,萬先生慕名到中日友好醫院中醫針灸科接受針刀結合針刺治療鼻炎,“到了第三次,我就已經感覺到鼻子能吸氣了。”僅僅經過幾次治療,20多年的慢性鼻炎漸漸在他身上失去了威風。
據中日友好醫院中醫針灸科主任李石良教授介紹,鼻炎是困擾人類的一大頑疾,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始終未能找到理想的治療方法。
“鼻炎在國人中發病率很高,患者不僅飽受鼻通氣不暢的痛苦而且還可能并發頭痛癥狀,過敏性鼻炎還可發展為哮喘。”李石良解釋說,以往,對于該病多采用藥物治療,但目前尚未取得公認療效,其他療法如針灸、激光、理療等,也因進展緩慢易使患者放棄治療。
為探索一條治療鼻炎效果突出的路子,李石良試著將針刀療法和針刺蝶腭神經節技術結合起來。
李石良介紹說,這種綜合療法由兩項技術組成。一項是中醫針刀,通過松解頸部的相關結構,調節人體的植物神經功能以治療鼻炎;另一項是蝶腭神經節刺激術,通過刺激位于頜面深部的蝶腭神經節,進一步調節人體的植物神經功能。一項對超過13萬名患者的臨床統計結果表明,該技術對鼻炎患者的長期有效率(2年以上),慢性鼻炎為90%,過敏性鼻炎為70.4%,對化膿性鼻炎、鼻竇炎等也有確切的治療作用。
怕記者不明白,李石良在鼻腔示意圖上耐心地講解著:鼻腔的黏膜內分布著豐富的植物神經末稍,當因過敏、冷空氣及煙霧刺激、罹患其他相關疾病等導致植物神經功能出現紊亂時,便可引起鼻黏膜水腫、滲出等一系列病變,出現噴嚏、鼻塞、流涕等鼻炎癥狀。“針刀治療是通過松解頸部的相關結構,從而調節植物神經的功能,而蝶腭神經節刺激術是準確刺激位于頜面深部的蝶腭神經節,進一步調節植物神經的功能;兩種技術的結合可較好地恢復鼻黏膜正常的神經支配,從而使鼻炎得到有效的治療。”李石良表示。
“此前,這兩項技術未能推開,最重要的原因是頸部、面部神經復雜,在沒有解剖學結論做指導的情況下技術難度太大。”李石良透露,通過長期的解剖試驗,他們確定了針刀療法作用于頸部時,周遭血管神經的具體分布;確定了蝶腭神經節的具體位置,并明晰了針刺時的入針路徑。
另外,通過解剖他們還證實,蝶腭神經節雖主要由感覺神經支配,但也有部分翼管神經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參與,分布于鼻甲、鼻中隔、鼻咽等部位。交感神經有收縮血管的功能,因而能使鼻黏膜及海綿體內血流量變小、腺體分泌物減少,若該神經過于興奮則會使人感覺鼻腔干燥、結痂,出現萎縮性鼻炎的癥狀;反之,副交感神經則有擴張血管、使海綿體內過分充血、鼻黏膜膨大、腺體分泌物增加的功能,若該神經處于強勢則會導致通氣受阻、排泄不暢、噴嚏不斷等癥狀。
“在健康狀態下,這兩種神經處于平衡狀態。一旦有炎癥等病變,這種平衡關系就被打破了。”李石良介紹,針刀結合蝶腭神經節刺激術治療可以通過反復刺激,使之實現自主調控、雙向調節,從而達到持久和顯著的療效。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2017中國食品藥品網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