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們呼吁:制止抗菌藥濫用刻不容緩
如何制止抗菌藥濫用?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藥?一直是各界人士關注的焦點。在這次“兩會”上,部分醫藥衛生界的代表、委員在談及該話題時總有說不完的感受。
抗菌藥濫用現象嚴重
南京醫科大學教授管曉虹代表、山東大學醫學院教授孫靖中委員、武警總醫院眼科主任吳海洋委員等在談到抗菌藥濫用問題時感慨頗多。他們認為,目前,濫用抗菌藥現象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聯合應用抗菌藥不當引起或加重不良反應,因為用藥種類越多藥品不良反應發生率越高。(據相關部門統計,合用5種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2%;6~10種為7.4%;11~15種為24.2%;16~20種為40.0%;21種以上不良反應率高達45.0%——記者注);二、有不少醫生給患者看病不做藥敏試驗,只憑經驗就使用抗菌藥;三、少數醫生受利益驅動,本來只需開上幾十元錢甚至幾元錢的藥就能治好病,非要給開上幾百元的藥品,一上來就開高檔、先進的抗菌藥;四、有的醫生欠缺專業知識,為保險起見,不管需不需要使用抗菌藥,先開了再說。
孫靖中委員說:“濫用抗菌藥,不僅給病人增添了額外的經濟負擔,浪費了有限的醫療資源,更嚴重的是加快了人體內耐藥菌的產生,給臨床治療帶來了困難。”
據了解,我國每年有約8萬人直接或間接死于抗菌藥的濫用,而因此造成的肌體損傷以及病菌耐藥性增加更是無法估量。另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國內住院患者的抗菌藥使用率高達80%,遠遠高于國際平均水平的30%。
為什么會造成當前抗菌藥濫用的現象?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委員會執行委員周超凡委員、遼寧省糖尿病治療中心主任馮世良委員等歸納了其中的原因:以藥養醫的體制;醫院藥廠之間的不正當競爭;藥店無需處方可隨便買到抗菌藥;藥廠一窩蜂重復生產抗菌藥導致無序競爭;公眾對合理使用抗菌藥知識缺乏了解;沒有相應管理機制等。
多措并舉制止濫用
如何制止濫用抗菌藥?管曉虹代表說:“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做出決定:從今年7月1日起,未被列入非處方藥藥品目錄的各種抗菌藥物在所有零售藥店必須憑執業醫師處方才能銷售。這項政策出臺得很及時,但此規定約束不了醫生亂開處方的行為。因此,相關部門應制定一個明確的制度,規范醫生開處方行為。同時,加大對醫生亂開處方行為的懲處力度,如增加罰款數額、吊銷執照、取消行醫資格等。”
孫靖中委員也認為,除了制止藥品零售終端隨意銷售抗菌藥之外,在當前醫藥不分家的情況下,制止濫用抗菌藥的關鍵是從源頭抓,用制度來規范。首先,抓醫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和業務技能培訓;其次,醫院藥理學專家和藥劑師要和臨床醫師一起查房,了解患者病情,指導臨床用藥,并監督醫生開具的處方;第三,建立健全規范用藥、合理用藥制度;第四,各科室將“使用抗菌藥品目錄”貼于顯眼處,并明確用藥原則;第五,真正發揮藥品招標采購的作用,堵住醫生拿“回扣”行為。
周超凡委員建議:首先,應建立一套執業醫師處方合理性標準和醫療機構處方用藥合理性評價制度;其次,成立一個藥師委員會,采取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對醫師處方用藥合理性進行評價,并將評價結果向社會公布;第三,處方單上要設有“用藥理由”專欄,并要求必須填寫,讓患者放心明白用藥;第四,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人們合理使用抗菌藥的意識。
武漢市第三醫院副院長肖紅委員建議:應將抗菌藥實行分級管理,分“一線”、“二線”、“三線”三個級別。規定住院醫師處方只能開“一線”抗菌藥,主治醫師處方只能開“二線”抗菌藥,副主任醫師(含副主任醫師)以上處方才能開“三線”抗菌藥。而且,下一級的使用抗菌藥處方必須報上一級主管醫師審核,逐級把關。另外,要嚴格患者血樣檢測制度,查清細菌成分,確系細菌感染的才允許使用抗菌藥。
國務院參事任玉嶺委員對抗菌藥管理也非常關注。他建議,加強飼料與食品中添加抗菌藥物的管制,監督和限制抗菌藥物使用劑量。另外,要傾聽廣大群眾的呼聲,相信廣大群眾。他建議,可以考慮放開一批過敏度低、出現抗藥性幾率小的抗菌藥物,允許作為非處方藥在零售藥店銷售。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2017中國食品藥品網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